[发明专利]一种风险管控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30497.4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14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周效军;李琳;周冰;宋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G06Q3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张荣;张颖玲 |
地址: | 100032 北京市西城区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险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险管控方法,包括:接收待识别对象发起的业务请求;根据衰减比例、触发所述业务请求的操作行为集合所对应时段的起始时刻前的当日历史累计可信度、以及触发所述业务请求的操作行为集合所对应时段内的可信度,确定所述待识别对象的总可信度;其中,所述操作行为集合所对应时段是指触发所述业务请求所顺序产生的各操作行为的执行时间的总和;根据所述待识别对象的总可信度,确定所述待识别对象是否存在风险;确定所述待识别对象存在风险时,根据所述待识别对象的总可信度,确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根据所述风险控制策略对所述待识别对象存在的风险进行控制。本发明还同时公开了一种风险管控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领域中的信息安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风险管控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在使用各种各样的互联网产品,这就导致互联网公司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大。为了争夺更多的用户资源,以达到理想的用户增长量和用户活跃度,互联网公司通常进行各种营销类活动,如领券、抽奖、点赞、打卡或评论等,给用户提供一些福利,进而提高用户使用互联网产品的积极性。
实际应用中,营销类活动的举措可能会引起一些恶意攻击者通过刷量行为带来的攻击,不仅消耗营销类活动的投入预算,还可能减少真实用户的参与机会,给互联网产品的正常运营造成很大困扰。
目前,为避免恶意攻击者的刷量行为,一般在互联网产品的后台利用风控系统进行风险控制操作,具体地,基于账户维度、设备维度或网络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维度进行风险管控。然而,上述这些管控方式并不能对业务请求对应的待识别对象,比如用户账户、设备或IP地址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识别,从而不能有效提高风控系统对待识别对象进行风险识别的准确度,且相关技术也没有提出其他比较完善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风险管控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至少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难以有效提高风控系统对待识别对象进行风险识别的准确度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风险管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待识别对象发起的业务请求;
根据衰减比例、触发所述业务请求的操作行为集合所对应时段的起始时刻前的当日历史累计可信度、以及触发所述业务请求的操作行为集合所对应时段内的可信度,确定所述待识别对象的总可信度;其中,所述操作行为集合所对应时段是指触发所述业务请求所顺序产生的各操作行为的执行时间的总和;
根据所述待识别对象的总可信度,确定所述待识别对象是否存在风险;
确定所述待识别对象存在风险时,根据所述待识别对象的总可信度,确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根据所述风险控制策略对所述待识别对象存在的风险进行控制。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风险管控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确定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待识别对象发起的业务请求;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衰减比例、触发所述业务请求的操作行为集合所对应时段的起始时刻前的当日历史累计可信度、以及触发所述业务请求的操作行为集合所对应时段内的可信度,确定所述待识别对象的总可信度;其中,所述操作行为集合所对应时段是指触发所述业务请求所顺序产生的各操作行为的执行时间的总和;还用于根据所述待识别对象的总可信度,确定所述待识别对象是否存在风险,确定所述待识别对象存在风险时,根据所述待识别对象的总可信度,确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风险控制策略对所述待识别对象存在的风险进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04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