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羊肚菌菌种的培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29511.9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12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杨平;张边江;王立科;唐宁;陈全战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晓庄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18/20 | 分类号: | A01G18/20;A01G18/4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闫聪彦 |
地址: | 21117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羊 菌种 培育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羊肚菌菌种的培育方法,包括:母种的制作及培养、原种的制作及培养、培养种的制作及培养。本发明的羊肚菌菌种的培育方法将羊肚菌菌种的培育过程中的各个培养基均作了调整,并且各个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也都作出调整,培养基中加入了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及玉米粉,使得母种从培养基中吸取更多的营养物质,避免菌种在后期的繁育过程中表现形态和母本不一致而影响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羊肚菌菌种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羊肚菌(Morchella),又称羊肚菜、羊肚蘑等,真菌学分类属盘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属。其由羊肚状的可孕头状体菌盖和一个不孕的菌柄组成,菌盖表面有网状棱的子实层,边缘与菌柄相连,菌柄圆筒状、中空,表面平滑或有凹槽,形态酷似羊肚而得名。羊肚菌富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及维生素类,特别是羊肚菌含有C-3-氨基-L-脯氨酸、氨基异丁酸和2,4-二氨基异丁酸等稀有氨基酸,因而具有其独特风味,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珍贵食用菌之一。它的人工驯化种植一直是国内、外菌物学家致力研究探索的课题之一。
羊肚菌一般生长在海拔2100~3400米的林区,因对生长发育所要求的环境比较严格,因此实现人工种植有一定的难度。目前,羊肚菌的通用栽培方法主要有:(1)栽培料配方栽培;(2)室内脱袋栽培;(3)室外脱袋栽培。然而,采用上述通用培育方法培育羊肚菌的过程中,会遇到同一细胞的菌丝细胞表现不同,在同一条件下菌丝生长却有不同的表现,特别是每接种一次都与前次菌丝生长不一样,无论菌丝的长短、粗细、快慢、颜色、长势以及最后的表现都不同,哪怕是原来用过的,或是第一年出过菇的老菌种也是如此,采取同样的原料、配方、操作方法,同等的温湿度和内外界条件,却表现出较大的差距,因此,如何培育出性能稳定的菌种,使得后期产品质量稳定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羊肚菌菌种稳定性差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性能稳定的羊肚菌菌种培育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羊肚菌菌种的培育方法,包括:
(1)母种的制作及培养
A.制作母种培养基:
所述母种培养基的原料组成为,以重量份数计:去皮马铃薯120~180份、葡萄糖11~18份、琼脂12~16份、磷酸二氢钾0.4~0.6份、硫酸镁0.3~0.5份、玉米粉3~7份;
将所述去皮马铃薯切块,加水煮沸15~20分钟,捣碎后过滤,得到滤液;向上述滤液中加入上述重量份数的葡萄糖、琼脂、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及玉米粉,加热至琼脂完全溶化,离心,取上清液,于0.1MPa压力下高压灭菌30min,取出冷却,即得母种培养基;
B.母种的培养:将野生环境中生长健壮、个大、长势好的羊肚菌子实体去除菌柄,余下的菌盖用体积浓度为70%的酒精表面消毒,并用无菌水冲洗,待干燥后,切取5mm×5mm的菌肉2~3块,接入所述母种培养基中,置于培养箱中培养,直至长成母种;所述培养箱的温度为16℃~20℃;
(2)原种的制作及培养
A.制作原种培养基:
所述原种培养基的原料组成为,以重量份数计:苹果木屑70~80份、麦粒15~20份、石灰0.5~1.5份、石膏0.5~1.5份、土壤3~7份;
将上述重量份的各组分混合,加水搅拌,控制水分的含量为60~70%,于0.2MPa压力下高压灭菌1.5~2h,取出冷却,即得原种培养基;
B.原种的培养:在接种箱中,将所述母种接种到所述原种培养基中;所述接种箱的温度保持在25℃~30℃;
(3)培养种的制作及培养
A.制作培养种的液体培养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晓庄学院,未经南京晓庄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95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