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控制移栽幼苗株行距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29383.8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58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汪赛;刘祥英;潘昌平;丁祖明;付欢欢;王庆节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赛 |
主分类号: | A01C5/02 | 分类号: | A01C5/02;A01C14/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张加宽 |
地址: | 244002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控制 移栽 幼苗 行距 装置 | ||
一种用于控制移栽幼苗株行距的装置涉及农业生产领域,包括纵向杆、穴距控制器、纵向刻度杆、横向刻度杆、竖向杆,所述纵向杆设有四根,水平放置,整体成长方体结构,所述横向刻度杆垂直穿过两根水平的纵向杆通过旋转螺钉和一号橡胶垫固定在纵向杆上,所述上下两根纵向杆之间焊接三根竖向杆,所述竖向杆垂直地面,所述竖向杆的下端设有细杆,所述纵向刻度杆设有两根,所述每根纵向刻度杆上设有三个对应与细杆对应的圆孔,所述细杆穿过纵向刻度杆的圆孔通过螺栓连接将纵向刻度杆固定在细杆上,所述穴距控制器安装在纵向刻度杆上,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后的移栽结果便于计算单位面积农作物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控制移栽幼苗株行距的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控制移栽幼苗株行距的装置结构复杂,操作过程繁琐,不适用于幼苗株的小规模移栽,在移栽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不能有效节约劳动力,不仅浪费时间,而且造成工作效率低下,移栽时不能做到精准控制幼苗的株行距,对在不同的区域进行移栽作业时,不能够调整移栽植株之间的间距,尤其在进行科学实验时,幼苗株行距控制不准不利于计算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克服的是控制移栽幼苗株行距的装置不适用于幼苗株的小规模移栽的问题,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控制移栽幼苗株行距的装置。
一种用于控制移栽幼苗株行距的装置,包括纵向杆、穴距控制器、纵向刻度杆、横向刻度杆、竖向杆,所述纵向杆设有四根,水平放置,上下分别设有两根,两两相互平行,所述横向刻度杆垂直穿过两根水平的纵向杆通过旋转螺钉和一号橡胶垫固定在纵向杆上,所述上下两根纵向杆之间焊接三根竖向杆,所述竖向杆垂直地面,所述竖向杆的下端设有细杆,所述纵向刻度杆设有两根,所述每根纵向刻度杆上设有三个对应与细杆对应的圆孔,所述细杆穿过纵向刻度杆的圆孔通过螺栓连接将纵向刻度杆固定在细杆上,所述穴距控制器安装在纵向刻度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穴距控制器包括上部旋钮、中间卡套、下部锥体,所述上部旋钮通过底部的圆形凹槽内的螺纹连接中间卡套将中间卡套固定在纵向刻度杆上,所述中间卡套内部中空,上下两端为凸起圆柱体结构,所述上端圆柱体外表面设有螺纹,所述下端圆柱体内部中空,内部安装有金属垫、二号橡胶垫和螺丝帽,所述下端圆柱体的内表面设有螺纹,所述下部锥体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中间卡套的下端圆柱体。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卡套为塑钢透明材质,所述下部锥体为实心不锈钢材质,所述下部锥体的上部为圆柱体结构,下端为圆锥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纵向杆和竖向杆均为圆柱形实心长杆,外表面涂有防腐蚀材料,所述纵向杆两端安装有防滑套。
进一步的;所述纵向刻度杆与横向刻度杆均为空心不锈钢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刻度杆与竖向杆方向垂直,不接触,二者不在一个平面内,所述纵向杆和横向刻度杆所在平面与纵向杆和竖向杆所在平面相互垂直。
一种用于控制移栽幼苗株行距的装置,工作原理:
两名工作人员,站在纵向杆两端,两手分别握住纵向杆一端的防滑套,使纵向刻度杆的刻度朝正上方,下部锥体尖部垂直于地面,用力压下去,即在地面上形成若干个幼苗的穴位,即可栽植幼苗。根据幼苗根部长度,控制用力大小,从而控制苗穴深度,以确保苗穴深度足够幼苗定根。
A1株距调整:
通过调整穴距控制器在纵向刻度杆上的位置,即可调整株距。
A2行距调整:
通过旋转螺钉,可调整四根横向刻度杆分别与四根纵向杆的连接位置,进而调整行距。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赛,未经汪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93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薰衣草种子萌发率的方法
- 下一篇:挖坑播种覆土一体式种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