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杨絮收集并将其压缩入袋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29325.5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22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王雪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宿州大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H1/08 | 分类号: | E01H1/08;B65B6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宿州市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收集 压缩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杨絮收集并将其压缩入袋的装置,包括车辆本体1上设有吸收装置2、太阳能箱体装置3、储絮装置4、以及第一电机8、压缩包9、第二电机10、第三电机11、第四电机12、辊轴13、曲柄14、软管16、PLC控制器18,所述的储絮装置4内的杨絮聚集满后再通过第三电机11吸附进入到压缩包9内,压缩包9内的杨絮聚集满包后再通过第二电机10再次抽吸压缩包9内的空气,最终将收集的杨絮压缩储存在压缩包9内。该杨絮收集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收集杨絮速度快并且能够将杨絮收集压缩入袋,方便运输和搬运,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领域,具体涉及到杨絮的收集处理,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杨絮收集并将其压缩入袋的装置。
背景技术
杨树是杨柳科杨属植物落叶乔木的通称,杨树是防护林和四旁绿化的主要树种。广泛分布于欧、亚、北美及中国,杨树性较耐寒、喜光、速生;沿河两岸、山坡和平原都能生长。我国杨树造林面积不断扩大,已成为世界上杨树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在我国杨树人工林规模大,深受群众欢迎,但是,杨树在每年4月的开花期,释放的花絮,已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已经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杨树絮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影响了健康和出行,杨树絮进入眼睛,容易造成各类眼疾,杨树絮进入口腔,容易造成各类呼吸道感染。人们在出行时不得不带上眼睛,口罩,帽子等各类防护用具,尽管如此还是躲不掉杨絮的讨扰,在杨絮较多的地方,还给安全带来了隐患。如果能把杨絮进行收集,并且通过飞机撒播投放到荒滩、沙漠、以及用于堤坝加固、山体开采后的二次恢复使用。中国专利文献200710177142.5(公告日:2008年3月26日,公告号:CN101147454A)公开了一种杨柳树飞絮污染的治理方法,采用树干注射法注射药剂,包括抑制剂配制、树干打孔和药剂注射。上述技术方案治理杨柳树飞絮具有操作简单,但防治效果只占杨树飞絮的60%-90%,相对众多的杨树飞絮来说,还是不能完全的治理。采用的注射法注射药剂需要在树杆上年年打孔且不止一个,伤害杨树本体,开孔无规律,管理不科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扫把清扫杨絮不彻底,车辆洒水覆盖杨絮多反复,树干打孔注射药剂伤害树干等缺点,而采用一种用于杨絮收集并将其压缩入袋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不但能够将杨絮吸附收集,还可以把收集的杨絮通过抽气方式把压缩包内的空气抽吸,进一步的把杨絮进行压缩处理。本发明实现其发明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杨絮收集并将其压缩入袋的装置,包括车辆本体、吸收装置、太阳能箱体装置、储絮装置、以及第一电机、压缩包、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四电机、辊轴、曲柄、软管;所述车辆本体通过曲柄连接吸收装置,曲柄与车辆内的液压系统连接,所述曲柄与车辆内的液压系统连接并且能够在车辆驾驶室内控制曲柄和吸收装置的抬起和升高。车辆在不工作时吸收装置放置在车头上方的车顶弧形凹槽内,使得车辆在道路上能够快速行使;所述的第四电机一端通过软管与吸收装置连接,第四电机的另一端通过软管与储絮装置连接,这样设置的目的是通过第四电机的强大吸附力将道路上以及吸收装置内的杨絮吸入软管并进入到储絮装置内。储絮装置内的杨絮聚集满后再通过第三电机吸附进入到压缩包内,进一步的完成了杨絮的收集入袋。压缩包内的杨絮聚集满包后,再通过第二电机再次抽吸压缩包内的空气,使其压缩包内为真空,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将杨絮包及其内的杨絮压扁,完成了杨絮的压缩储存收集,方便了储存和运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宿州大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宿州大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93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清扫环卫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落叶收集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