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化内镜下切除标本收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229133.4 | 申请日: | 2018-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31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 发明(设计)人: | 朱艳丽;张雪梅;迟男男;刘亮;杨沙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木斯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B10/04 | 分类号: | A61B10/04;A61B10/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海燕 |
| 地址: | 154000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化 内镜下 切除 标本 收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化内镜下切除标本收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左侧面转动连接有套盘,所述底座边缘位置的四个轴孔内均设有刀轴,所述刀轴的右端面固定有刀片,所述刀轴的左端面固定有齿轮,本消化内镜下切除标本收集装置,结构简单,通过负压管对标本处的组织进行吸取,通过刀片的转动进行切割分离,使得标本组织吸入到负压管内,操作简单,负压管的位置可进行调节,便于吸取标本组织,刀片的转动通过负压管的移动进行控制,负压管和刀片的摆动均通过电磁铁进行控制,操作方便,能够快速实现标本组织的切割,分离效果好,不粘连,提取方便,适合消化内镜下的对病灶组织的收集,便于后续的诊断和治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消化内镜下切除标本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有用于上下消化道的篮形异物钳、三爪型、五爪型等异物钳,但都是通过内镜活检钳道进去夹住后取出,对于内镜下切除小标本的操作来说,标本的吸取和分离不彻底,操控效率低,影响标本的提取,操作和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消化内镜下切除标本收集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有效实现标本的切割和分离,效率高,操控效率高,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化内镜下切除标本收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左侧面转动连接有套盘,所述底座边缘位置的四个轴孔内均设有刀轴,所述刀轴的右端面固定有刀片,所述刀轴的左端面固定有齿轮,所述齿轮与套盘侧面的凸齿相啮合,所述底座和套盘的中部均设有轴孔,所述轴孔内设有负压管,所述底座的上下侧相对固定有侧架,两块侧架的左端通过端板固定相连,所述端板的中部轴孔内固定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右端通过连接管与负压管的左端固定相连,所述端板的左侧面安装有控制开关,所述连接头的侧面固定有电磁铁,所述负压管左端与电磁铁对应的位置固定有衔铁,所述控制开关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的输出端与电磁铁的输入端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负压管的外侧面设有外螺纹,所述套盘的内侧曲面上设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负压管的外侧面设有与负压管同轴向的导向槽,所述底座的内侧曲面上设有与导向槽滑动连接的导向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刀片沿负压管径向分布,且四片刀片不在同一平面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管的外侧套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左右两端分别与连接头和负压管固定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消化内镜下切除标本收集装置,结构简单,通过负压管对标本处的组织进行吸取,通过刀片的转动进行切割分离,使得标本组织吸入到负压管内,操作简单,负压管的位置可进行调节,便于吸取标本组织,刀片的转动通过负压管的移动进行控制,负压管和刀片的摆动均通过电磁铁进行控制,操作方便,能够快速实现标本组织的切割,分离效果好,不粘连,提取方便,适合消化内镜下的对病灶组织的收集,便于后续的诊断和治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101导向块、2套盘、3刀轴、301刀片、302齿轮、4负压管、401外螺纹、402导向槽、5侧架、6端板、7连接头、8控制开关、9连接管、10电磁铁、11衔铁、12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木斯大学,未经佳木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91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