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冷二氧化碳麻醉海水石斑鱼的无水运输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228857.7 申请日: 2018-03-20
公开(公告)号: CN108477031A 公开(公告)日: 2018-09-04
发明(设计)人: 秦小明;范秀萍;朱乾峰;章超桦;陈建平;陈鹏文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海洋大学
主分类号: A01K61/10 分类号: A01K61/10
代理公司: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代理人: 刘瑶云;陈伟斌
地址: 524088 ***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海水 石斑鱼 麻醉 冷二氧化碳 程序降温 无水运输 二氧化碳 氧气 二氧化碳麻醉 无应激反应 渠道销售 存活率 麻醉液 运输箱 保活 侧翻 放入 无水 鱼体 暂养 浸泡 密封 运输 耗时 取出 刺激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冷二氧化碳麻醉海水石斑鱼的无水运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过程:S1.海水石斑鱼于海水中停食暂养,然后将海水进行程序降温至17~19℃;S2.麻醉液的准备:另取海水,向其中持续充入二氧化碳和氧气并同时进行降温,使海水温度在17~19℃,二氧化碳浓度为70~100mg/L,pH为5.7~5.8的海水中浸泡,鱼体侧翻,刺激无应激反应,即海水石斑鱼进入麻醉状态;S3.取出麻醉状态的海水石斑鱼放入湿度为90%以上的无水保活袋内,充入氧气并密封,置于15~18℃的运输箱中进行运输。本发明所述方法既克服了程序降温耗时长、成本高的缺点,又改善了二氧化碳麻醉方法中麻醉状态的不稳定,其成本更低、存活率更高、运输时间更长,更适合在电商渠道销售中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水石斑鱼运输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利用冷二氧化碳麻醉海水石斑鱼的无水运输方法。

背景技术

海水石斑鱼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是暖水性近海底层名贵鱼类。其适温范围为15~34℃,最适水温为22~28℃;适盐范围广,可在盐度10‰以上海域生存。海水石斑鱼为肉食性凶猛鱼类,以突袭方式捕食底栖甲壳类、各种小型鱼类和头足类。海水石斑鱼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洁白,类似鸡肉,素有“海鸡肉”之称,因其多不饱和脂肪酸和蛋白含量高,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保健价值,被港澳地区推为中国四大名鱼之一。

目前,伴随着城市电商的快速发展,鱼类产品通过电商渠道的销售量正在与日俱增,而为了保证鱼类产品的新鲜度,则需要保证物流的快速和高效。而海水石斑鱼由于保活技术不成熟等原因,在运输过程中石斑鱼的死亡率较高,而且常规的有水运输的成本太高,且电商渠道大多数为零售,常规的有水运输不利于电商销售渠道短途、快速的运输要求。

目前鱼类的麻醉方法很多,除了使用麻醉药物之外,不使用药物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程序降温的方法,二是海水中充入二氧化碳麻醉的方法。但是这两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采用程序降温的方法时,海水的温度需要降到较低,对于海水石斑鱼来说,一般需要将海水降至13~14℃,但是在实际过程中,采用这种方法麻醉大量的海水石斑鱼时,需要将大量的海水进行降温处理,不仅降温过程耗时非常长,而且降温过程的能耗高,导致成本大;另外,海水石斑鱼在冷的海水中成功进入麻醉状态需要的时间也较长。而当采用海水中充入二氧化碳的方法进行麻醉时,虽然海水石斑鱼能够快速进入麻醉状态,但是当海水石斑鱼离开水体后,由于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较高,海水石斑鱼极容易从麻醉状态中苏醒,若是在无水运输的途中苏醒,则将导致运输结束后海水石斑鱼的存活率大大的降低,导致损失惨重。

因此,提供一种成本更低廉、存活率高且运输时间更长的无水运输方法,对于海水石斑鱼的电商销售渠道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冷二氧化碳麻醉海水石斑鱼的无水运输方法。其中,所述麻醉方法是采用冷二氧化碳海水浸泡海水石斑鱼,使其快速进入稳定的麻醉状态,可在无水条件下高存活率、长时间的保持麻醉状态,从而可以在低温下进行无水充气保活运输,极大地降低了海水石斑鱼的运输成本,提高了其运输的存活率和运输时间,且对运输后石斑鱼的安全食用无任何影响,十分适合电商物流的运输。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利用冷二氧化碳麻醉海水石斑鱼的无水运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S1. 海水石斑鱼于海水中停食暂养,然后将海水进行程序降温至17~19℃;

S2. 麻醉液的准备:另取海水,向其中持续充入二氧化碳和氧气并同时进行降温,使海水温度在17~19℃,二氧化碳浓度为70~100mg/L,pH为5.7~5.8的海水中浸泡,待鱼体侧翻,刺激无应激反应,即海水石斑鱼进入麻醉状态;

S3. 取出麻醉状态的海水石斑鱼放入湿度为90%以上的无水保活袋内,充入氧气并密封,置于15~18℃的运输箱中进行运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未经广东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88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