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线式电压自适应调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28502.8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83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宋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5B19/0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在线 电压 自适应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线式电压自适应调测系统,包括一调整电阻单元、一选择单元、一处理单元及一显示单元,其中,该处理单元分别电气连接至各个单元,其内设有一上限门限值及一下限门限值,当该调测系统连接至一待测装置后,该处理单元能控制该选择单元,令该调整电阻单元接入至该待测装置的电源电路反馈回路,并能比较该待测装置的输出电压值与该等门限值,且在该输出电压值不处于该等门限值之间时,该处理单元会调整该调整电阻单元的电阻值,以改变该待测装置的输出电压值,使输出电压值能处于该等门限值之间,又,该处理单元还会使该显示单元呈现当前的测试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调测系统,尤指一种能够根据待测装置的输出电压值,自 动调整其内的反馈电阻值,以使待测装置的输出电压值能保持于从业人员 预期值的调测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电子科技与集成电路的技术不断突破,使得各种电子装 置(如:电脑、智能型手机......等)的执行效率愈来愈高,而现代人对于该等 电子装置的设计需求,主要以「轻薄短小」作为诉求,再加上随着高科技 产业的精进及集成电路的新技术开发,因此,现今的电子元件(如:显示器、 电路板、处理芯片......等)已日益精密微小,使体积轻薄的电子产品还能兼 具各种新颖的功能,进而有效抢占市场利基,当电子产品的体积微小化后, 造成电子元件彼此间的距离缩小,此一情况,将使得其中的电子元件极容 易因内外在环境的因素变化(如:温度、电压值),而影响到本身的电气特 性,进而产生错误动作,甚至损坏的情况,造成电子产品的出厂不良率提 高,也增加了电子产品所产生的危险性(如:短路引发走火现象)。
另,从业人员为能解决前述问题,以避免出售品质与稳定性不良的电 子产品,造成自身的商誉受损,大多会预先对欲出厂的电子产品进行「多 角测试」,例如,从业人员会将电子产品的电源电压调整至集成电路芯片(IC) 指定的高/低限值,并配合环境温度的变化,以筛检出不符合规定的电子产 品,并能在不良率过高的情况下,重新设计该电子产品的电路结构及空间 配置,以能大幅提高电子产品的出厂良率。现简单说明「多角测试」的流程,首先,工作人员会先确认电子产品中,各组电源电路的电压正/负偏压 极限值,例如,电源电路的电压能够为5V、3.3V、2.5V···等,其电压正/ 负偏压极限值能够为±5%、±3%、±2%...等,又,工作人员会以人工计 算方式,计算每组电源电路的电压正/负偏压极限值所对应的反馈电阻值。
承上,根据测试需求,工作人员需以手工方式,将反馈电阻焊接至每 组电源电路中,并连接测试仪器的大量缆线及设定所需的温度与时间,且 进行人工值守(如:4小时或8小时),以取得测试结果。前述流程需在每 一次测试时,重复执行,意即,工作人员必须重复地搭建每一次的测试环 境,如,焊接不同的反馈电阻、连接缆线、设定温度与时间…等,并在测 试结束后,拆除前述测试环境。此种情况,显然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与人力 资源,造成测试效率低下。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解决前述问题,以能提供从业人员更为便利,且 不需以人工重复搭建测试环境,即成为许多从业人员现正努力研发并亟欲 达成的一重要目标。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进行「多角测试」时,均需以人工重复搭建测试环境,例 如,将不同电阻值的反馈电阻焊接至每组电源电路中,导致从业人员耗费 了过多的时间与人力,仍无法有效提升测试效率,因此发明人经过长久努 力研究与实验,终于开发设计出本发明的一种在线式电压自适应调测系统, 以期藉由本发明的问世,能够自动检测待测产品的电源电压,并根据电源 电压的偏压极限值,自动调整待测产品的输出电压,以能配合自动化温度试验箱,实现测试自动化,并降低人力,提高测试效率,进而有效解决前 述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明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85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