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坡耕地改良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28190.0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1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唐世凯;文俊;刘丽芳;杨净云;李自强;廖承菌;金吉斌;锁茜;陶艳芳;吴潇潇;陈智平;李卫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B79/00 | 分类号: | A01B7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650106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坡耕地 改良 坡地 高度差 夯实 改良技术 紧实度 回填 坡度 梯田 平整 | ||
本发明涉及坡耕地改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坡耕地改良方法,该改良方法为:先把地面上熟土推到一边,通过机械将坡地底土处理平整并夯实,紧实度须一致,将坡地处理成梯田形状;根据坡地的坡度大小,调整相邻地埂之间的高度差(相邻地埂之间的高度差为60‑100cm)、在夯实的底土上回填熟土20‑40cm;本发明所提供的坡耕地改良方法能够有效弥补现有坡耕地改良方法存在的耗费时间长,改良效果差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坡耕地改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坡耕地改良方法。
背景技术
坡耕地是指分布在山坡上地面平整度差,水、土、肥流失严重,作物产量低的旱地。主要特征“坡地”的概念,一般是指6~25°之间的地貌类型(开垦后多称为坡耕地)。坡耕地的存在严重制约旱地作物产量的大幅度提高。现在很多地方对坡地改良的时候直接用推土机去处理,生土和熟土被混合在一起,这样处理后的土地需要处理1-2年才能进行种植,并且需要耗费大量的农肥等;而进行改良后土地当年改造当年即可生产作物,减少过多的农肥成本投入,起到节能减排和提质增效的作用。
目前中国专利CN104094692B公开了一种降低坡耕地面源污染的生物碳改良生态田埂的方法,它涉及构建一种可伸缩式基于ADP改性生物碳的生态田埂。本发明的布设方法为,首先在坡耕地坡面垂直方向、每隔预定距离开设一条地埂,该地埂由混合预定比例生物碳的土壤堆砌而成,形成缓冲带。缓冲带上开设预定数量排水口,每个排水口后端挖一个深坑,深坑内放置一个可伸缩式净化装置,由石子带-生物碳带-粘土带三层组合而成,形成过滤带。在靠近坡底处的最后一条过滤带后端开设一个排水渠道,与河道相连,从而形成完整的生态田埂布局。该方法可以提高现有坡耕地对营养物质和水分的利用效率并有效防止地表径流、潜流所引起的泥沙下泻迁移和重金及有机污染物污染的问题。
目前中国专利CN102177776A公开了一种控制坡耕地细沟侵蚀发生的复合方法,涉及坡地改良利用及水土流失防治领域。借助坡面侵蚀细沟发生临界坡长理论,根据坡地侵蚀细沟产生的临界坡长Lc,以小于或等于Lc的坡面间距沿等高线修筑梯坎,即针对特定坡耕地以小于当前坡度条件下侵蚀细沟产生临界坡长值的坡面间隔,沿等高线设计修筑梯坎,在设计修筑好的梯坎上种植植物带,形成坡面小单元、坡面梯坎和植物带共存的布局模式;所述的坡地细沟侵蚀发生临界坡长Lc通过天然降雨或人工降雨现场测量得到,也可以通过理论计算得到。
但现有技术所提供的坡耕地改良方法还存在耗费时间长,改良效果差的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坡耕地改良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有技术所提供的改良方法存在的耗费时间长,改良效果差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坡耕地改良方法,该改良方法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1)先把地面上熟土推到一边,通过机械将坡地底土处理平整并夯实,紧实度须一致,将坡地处理成梯田形状;
(2)根据坡地的坡度大小,调整相邻地埂之间的高度差;
(3)在夯实的底土上回填步骤(1)中的熟土20-40cm。
优选的,步骤(1)中机械将坡地处理成梯田形状。
优选的,步骤(2)中相邻地埂之间的高度差为60-100cm,高度根据坡地坡度大小选择,坡度大时,埂高不超过100cm。
优选的,步骤(2)中梯田边缘布设地埂,地埂用底土堆砌后夯实。
优选的,步骤(3)中回填的熟土厚度为20-40cm。
优选的,当年改造当年即可生产作物,减少过多的农肥成本投入,起到节能减排和提质增效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81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