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人眼视觉与机器视觉耦合的外周视野危险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28016.6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73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曾娟;胡昶;张洪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16 | 分类号: | G08G1/16;G06K9/00;G06K9/6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琳萍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视觉 机器 耦合 视野 危险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基于人眼视觉和机器视觉耦合的外周视野危险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首先采用眼动仪跟踪眼跳过程,根据眼动仪实验获得驾驶员眼动数据,采用卡尔曼滤波算法识别注视和扫视的坐标点,判断注视点是否转移,之后对驾驶员前方视野进行区域划分,识别驾驶员注视点所在区域,提取出反映驾驶员视线类型为注视的坐标点区域;然后对摄像头图像进行基于人眼成像原理的3个标准区域划分,将驾驶员注视点区域与标准划分区域比对,并剔除该注视点区域所属的标准划分区域;最后对其余2个标准划分区域按照优先级进行处理,提取驾驶员注视区域以外的图像区域,采用机器视觉进行模式识别,按照由外周视野至中央视野的优先级顺序识别刺激物的运动速度,并启动预警程序,识别出物体是否运动并判断该物体是否对本车造成危险;
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步骤1:驾驶员注视点位置识别:采用眼动仪获取驾驶人视觉表征参数,依据卡尔曼滤波算法,利用眼动数据视线点坐标数据,对扫视、注视行为的坐标点进行筛选,并将注视点进行保留;
步骤2:从车辆仪表盘控制器局域网总线中提取当前车速V;
步骤3:对驾驶员前方视野进行区域划分:依据人眼成像的基本理论,采用openCV中的图像分割模块,对摄像头获取的前方视野图像进行标准区域划分;
步骤4:驾驶员注视点所在视野区域的识别:采用拉依达准则,剔除步骤1中保留下来的注视点坐标数据中的异常坐标点;得到注视点的区域范围Z0;
步骤5:摄像头需处理的区域Z1的确定,Z1内刺激物Zr区域的识别:依据像素坐标将驾驶员注视区域Z0与标准划分区域进行比对,判断摄像头需处理的区域Z1,将Z1图像分为若干单元,提取每个单元的色调、饱和度和亮度三个特征生成特征图;设置特征权重值,将特征图与原图进行加权融合,得到各单元的特征融合图,然后进一步合并各个单元,得到区域Z1显著图SM;通过计算各单元的显著值,对显著值最高的单元中心坐标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得到刺激物Zr区域;
步骤6:对刺激物出现区域Zr是否危险进行识别:设定标准区域优先级,按照优先级顺序对区域Zr判断是否为运动物体,根据物体速度判断运动物体对本车的危险程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眼视觉和机器视觉耦合的外周视野危险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依据卡尔曼滤波算法,利用眼动数据视线点坐标数据,对扫视、注视行为的坐标点进行筛选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1-1:利用眼动仪追踪驾驶员的视线点,获取驾驶员眼睛眼跳时长,注视点位置,注视时间,并在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标记出坐标点;
步骤1-2:采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对注视、扫视行为的坐标点进行识别筛选,留下满足注视条件的视线点;注视点横坐标xk,注视点纵坐标yk,该点的横竖坐标公式如下:其中θx(k)代表采样点水平方向坐标,θy(k)代表采样点垂直方向坐标;K代表时间值;
为坐标变换矩阵,Hk=[1 0]标准化矩阵;Δt为系统采样时间间隔,产生的噪声标准差Rk=δ2=1°;因为眼睛在注视时会轻微抖动,此时的抖动矩阵δ2为噪声方差;
利用公式对视线点坐标进行计算,τ为驾驶员注视阈值;
当时,坐标点类型为注视,则保留该视线点;当时,τ为驾驶员注视阈值,坐标点类型为扫视,则保留该视线点;
其中为卡尔曼滤波自身速度预测值;为采样点实际计算所得实际速度值;p为采样窗口大小;δ为采样时间内采样点速度的标准方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眼视觉和机器视觉耦合的外周视野危险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的具体过程如下:将上位机通过OBD接口与汽车CAN线相连接,通过CANoe软件读取汽车实时速度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801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