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向膜的制造方法和显示面板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227938.5 | 申请日: | 2018-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5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伟;王洋;李官正;何成勇;李金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7 | 分类号: | G02F1/133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董天宝;于宝庆 |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配向膜 聚酰亚胺层 曝光处理 显示面板 制造 膜厚均一性 图形化处理 边缘显示 工艺条件 画面品质 聚酰亚胺 显影处理 整体涂覆 图形化 微米级 掩模板 窄边框 光敏 基板 申请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向膜的制造方法和显示面板,配向膜的制造方法包括:在基板上形成光敏型的聚酰亚胺层;利用掩模板对所述聚酰亚胺层进行曝光处理;以及对曝光处理后的所述聚酰亚胺层进行显影处理,得到配向膜。与现有工艺条件相比,通过本申请制得的配向膜的图形化精度可达到微米级,足以满足现有TFT‑LCD面板窄边框的需求,同时由于聚酰亚胺是整体涂覆后才进行图形化处理的,其膜厚均一性更好,不会对边缘显示画面品质造成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配向膜的制造方法和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在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制造过程中,需要在薄膜晶体液晶晶显示器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上分别设置配向膜,该配向膜通过工艺处理形成沿一定方向的沟槽使液晶沿沟槽方向排列。配向膜材料具有良好的化学防腐蚀、电绝缘等特性,然而TFT面板本身部分区域是不能涂覆PI的,这就需要对基板进行图形化涂覆。
如图1所示,目前形成配向膜主要是先进行聚酰亚胺液的图案化涂覆,之后对其加热固化,以形成具有预定图案的配向膜。目前配向膜的涂覆方式主要有喷涂(Inkjet)和印刷(Coater)两种方式,喷涂方式是通过电压控制喷嘴配向液(通常为聚酰亚胺(PI)液)吐出与否来控制聚酰亚胺图形,而印刷方式则是通过印刷版图形来控制聚酰亚胺图形。
然而考虑到聚酰亚胺液扩散的影响,其图形化精度通常只能达到500-1500μm之间,这已经很难满足现有TFT-LCD面板窄边框的需求了,同时由于聚酰亚胺液自然扩散边缘与中心区域厚度差异较为明显,其边缘显示画面品质也存在诸多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制造具有更高精度的配向膜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配向膜的制造方法,包括:
在基板上形成光敏型的聚酰亚胺层;
利用掩模板对所述聚酰亚胺层进行曝光处理;以及
对曝光处理后的所述聚酰亚胺层进行显影处理,得到配向膜。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基板上形成聚酰亚胺层的步骤包括:在所述基板上涂覆光敏型聚酰亚胺液,并使其固化形成所述聚酰亚胺层。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敏型聚酰亚胺液为液态的正性光敏型聚酰亚胺或负性光敏型聚酰亚胺。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正性光敏型聚酰亚胺为硝基苄酯类、聚异酰亚胺类和环丁基亚胺树脂类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负性光敏型聚酰亚胺为酯型聚酰亚胺、离子型聚酰亚胺和自增感性聚酰亚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显影处理包括:利用显影液去除可溶的聚酰亚胺。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显影液为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2-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配向膜包括多个彼此间隔且沿相同方向排列的聚酰亚胺图案。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聚酰亚胺图案的图形化精度4-10μm。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利用上述制造方法所制得的配向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79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转印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