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包钛酸锂电池自动排气阀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27533.1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1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赵宽;赵长亮;王俊涛;王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天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2 | 分类号: | H01M2/1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9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钛酸锂电池 软包 进气管 弹簧 形壳 进气口 柱状连接座 自动排气阀 前端盖 锥状塞 堵头 阀体 阀芯 外筒 胀气 塞入 安全隐患 使用寿命 后端盖 排气管 排气口 顶靠 内筒 翼状 排气 宝塔 穿过 外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包钛酸锂电池自动排气阀,包括有阀体和阀芯,阀体包括有内、外筒形壳体,内筒形壳体的前端具有设有排气口的前端盖,并固定连接有宝塔节式排气管,外筒形壳体的后端具有设有进气口的后端盖,并固定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外部的两侧分别具有翼状连接部;阀芯包括有堵头和弹簧,堵头的两端分别具有锥状塞柱和柱状连接座,锥状塞柱穿过进气口塞入进气管内,弹簧的一端套装在柱状连接座上,弹簧的另一端顶靠在前端盖的内侧。本发明能够自动对使用后期的软包钛酸锂电池进行排气,有效消除了因胀气所造成的安全隐患,解决了软包钛酸锂电池使用后期胀气的问题,有效提升了软包钛酸锂电池的性能及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锂离子电池领域,具体是一种软包钛酸锂电池自动排气阀。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比能量高、工作电压高、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及污染少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便携计算机、数码相机等通讯与数码产品中。近年来在电动工具、电动车、航天卫星、武器装备以及各种储能装置等领域的应用开发也逐渐显示出良好的前景。
目前已商品化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大多是嵌锂碳材料,由于嵌锂后碳电极的电位与金属锂的电位很接近,当电池过充电时,碳电极表面易析出金属锂,它与电解液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混合物,因而给电池、特别是动力电池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寻找比碳负极在稍正的电位下嵌入锂、廉价易得、安全可靠的新型材料钛酸锂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
然而,在电池开发中却发现以钛酸锂为负极的动力锂离子电池普遍存在胀气问题,一是封闭在电池内部增加内压直至外包装破裂,甚至爆炸;二是破坏电池正负极片及隔离膜的接触距离,降低了电池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从而严重影响了电池性能的发挥。钛酸锂电池产业化最早的公司东芝在其发表的两篇专利中均提到了钛酸锂电池存在胀气问题,东芝提出了在电解质溶液中添加高沸点并易成膜的添加剂在负极表面开成钝化膜来改善胀气方法;美国EnerDel公司在美国能源部2009年年度报告上也报道了钛酸锂电池存在胀气问题,并报道采用改进电解质溶液组分来改善胀气。
上述方法均有一定可取之处,但是上述方法中对添加剂的纯度有较高的要求,极片掺杂会带来能量密度降低以及分散不均匀的问题,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使以钛酸锂为负极的动力软包锂离子电池能够在储能及动力领域得到实际应用,提供一种软包钛酸锂电池自动排气阀,能够自动对使用后期的软包钛酸锂电池进行排气,以解决软包钛酸锂电池使用后期胀气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软包钛酸锂电池自动排气阀,包括有阀体和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包括有相固定连接的内、外筒形壳体,所述内筒形壳体的前端具有一体连接的前端盖,所述的前端盖上设有排气口并固定连接有宝塔节式排气管,所述外筒形壳体的后端具有一体连接的后端盖,所述的后端盖上设有进气口并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外部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体连接的翼状连接部;所述的阀芯包括有设置于所述阀体内部的堵头和弹簧,所述堵头的两端分别具有一体连接的锥状塞柱和柱状连接座,所述的锥状塞柱穿过所述进气口塞入所述进气管内,所述弹簧的一端套装在所述柱状连接座上,弹簧的另一端顶靠在所述前端盖的内侧。
所述的软包钛酸锂电池自动排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采用PP或PE或PET等耐腐材料制作而成。
所述的软包钛酸锂电池自动排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形壳体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外筒形壳体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的内、外筒形壳体通过螺纹配合相固定连接。
所述的软包钛酸锂电池自动排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倒宝塔节式排气管的外部插装有排放管。
所述的软包钛酸锂电池自动排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管嵌入软包钛酸锂电池中,并通过其外部两侧的翼状连接部焊接在软包钛酸锂电池的上、下铝塑膜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天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天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75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安装箱
- 下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排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