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牵伸区内纤维全程控制纺纱装置及纺纱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27502.6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81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金;苏旭中;谢春萍;徐伯俊;宋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翰联色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22 | 分类号: | D01H1/22;D01H5/3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上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5 | 代理人: | 郭华俊 |
地址: | 2368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牵伸 区内 纤维 全程 控制 纺纱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给出一种牵伸区内纤维全程控制纺纱装置和纺纱方法,纺纱装置包括由后罗拉和后胶辊组成的后牵伸罗拉对、中罗拉和中胶辊组成的中牵伸罗拉对、前罗拉和前胶辊组成的前牵伸罗拉对。通过在后罗拉的前部、中罗拉的前部和后部、前罗拉的后部加装左右两端与相应的罗拉保持同步转动的转动辊,通过皮圈将转动辊或罗拉与相邻的转动辊连接,从而实现在相应的位于转动辊上的皮圈上形成对经罗拉和胶辊之间钳口出来的须条内纤维进行有效控制的延伸摩擦力界,继而实现在纤维由被后侧摩擦力界控制时的慢速运动到由被前侧摩擦力界控制时的快速运动过程中的全程控制,实现纤维变速过程的全程可控,从而实现变速点分布的更为合理控制,改善成纱条干。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纱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牵伸区内纤维全程控制纺纱装置及纺纱方法。
背景技术
环锭纺技术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纺纱技术,但是该项技术由于加捻三角区的存在而增加了毛羽的产生量。因此,对于环锭纺纱技术尤其是其加捻过程的改进一直是纺纱研究比较热门的课题,并在工程实践和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研究成果,例如紧密纺、缆型纺、错位纺等。尤其是紧密纺技术,其通过在环锭细纱机牵引装置前增加一个纤维集聚区,使得纤维在平行、紧密的状态下实现加捻,是环锭纺纱技术领域的重要改革。由于成纱过程中纤维受力更加均匀,抱合紧密,因而纱线结构和质量有了质的突变,在国内的使用规模也逐渐扩大,尤其是近五年,从2008年不到100万锭、2010年500多万锭、到2014年已超过2500万锭,而且未来将以更快的速度增长。目前国际上主要有五种不同结构的紧密纺纱系统,其中四个厂家为负压气流集聚。因此,负压式集聚是目前紧密纺纱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集聚形式,其利用负压气流使牵伸后的纤维须条横向收缩、聚拢和紧密,进而使须条边缘的纤维有效地向纱干中心集聚,最大限度地减少加捻三角区,从而大幅度减少纱线毛羽,提高纤维利用系数和成纱强力。但是负压集聚需要增加额外的能耗,从而增加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给出一种牵伸区内纤维全程控制纺纱装置和纺纱方法,以实现在纤维由被后侧摩擦力界控制时的慢速运动到由被前侧摩擦力界控制时的快速运动过程中的全程控制,从而实现纤维变速过程的全程可控,从而实现变速点分布的更为合理控制,降低成纱条干不匀。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牵伸区内纤维全程控制纺纱装置,包括由后罗拉和后胶辊组成的后罗拉牵伸对、由中罗拉和中胶辊组成的中罗拉牵伸对、由前罗拉和前胶辊组成的前罗拉牵伸对;所述后罗拉、中罗拉和前罗拉分别由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和第三伺服电机驱动转动;其特征在于:
在后罗拉的前部设置有第一转动辊;在中罗拉的后部设置有第二转动辊;在中罗拉的前部设置有第三转动辊;在前罗拉的后部设置有第四转动辊;所述第一转动辊通过后罗拉带动同步转动,所述第二转动辊和第三转动辊通过中罗拉带动同步转动,所述第四转动辊通过前罗拉带动同步转动;
所述第一转动辊上套有后皮圈,后皮圈的底部套有第一转动轮,后皮圈可绕着第一转动辊和第一转动轮自由转动;在中罗拉、第二转动辊、第三转动辊上套有中皮圈,中皮圈的底部套有第二转动轮,中皮圈可绕着中罗拉、第二转动辊、第三转动辊和第二转动轮自由转动;在第所述四转动辊上套有前皮圈,前皮圈的底部套有第三转动轮,前皮圈可绕着第四转动辊和第三转动轮自由转动。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后罗拉、中罗拉、前罗拉的结构相同,包括实心的罗拉轴和一体化固定连接在所述罗拉轴上的罗拉套;所述后胶辊、中胶辊、前胶辊结构相同,包括实心的胶辊轴,在所述胶辊轴上套有胶辊套,所述胶辊套可绕着胶辊轴自由转动,所述后上胶辊、中上胶辊、前上胶辊紧扣嵌入连接在加压组件上;所述第一转动辊、第二转动辊、第三转动辊、第四转动辊为结构相同的实心圆柱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翰联色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翰联色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75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震型纺织用并线机
- 下一篇:一种纺织用捻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