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胫骨截骨后恢复下肢力线的调整接骨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26310.3 | 申请日: | 201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05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张英泽;郑占乐;王娟;邢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80 | 分类号: | A61B17/8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陈长庚 |
地址: | 05005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胫骨 截骨后 恢复 下肢 调整 接骨 | ||
一种胫骨截骨后恢复下肢力线的调整接骨板,属于骨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用于对胫骨截骨后调整下肢力线。其技术方案是:接骨钢板为长方形钢板,接骨钢板的两端分别有固定螺孔,接骨钢板的中间有放置撑开片的卡槽孔,两个撑开片分别放置在卡槽孔中,两个撑开片的长度方向与接骨钢板的平面垂直,两个撑开片的下部位于接骨钢板的板面下方,撑开转动轴的截面为椭圆形或对称的不等径形状,撑开转动轴的下部放置在两个撑开片的相对板面之间,撑开转动轴的上端有六方螺帽。本发明可以在截骨后精确调整截骨部位撑开度,使胫骨关节平面及下肢力线恢复到理想位置,并可以对截骨部位进行牢固固定,维持截骨部位的稳定性,提高了手术的质量和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对胫骨截骨后用于调整下肢力线使用的接骨板,属于骨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关节疾病,也是引起老年人下肢残疾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指由于膝关节软骨变性、骨质增生而引起的一种慢性骨关节疾患,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和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部分有关节肿胀、积液,X线表现关节间隙变窄,关节边缘骨赘形成,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55岁以上人群中X线片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表现者约60%,其中35%--50%有临床表现。老年患者膝关节炎膝关节内翻时,应力集中在膝关节的内侧部分,并使发生在膝内侧的退行性改变进展加速,对于这种情况,胫骨上端高位截骨术是常见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法,但术中常常会因骨皮质断裂而失去稳定性需要接骨板固定。目前的接骨板中部的填充塞均为固定高度,难以在术中进行细微的调节,会造成力线纠正不良,术后效果欠佳。迄今为止,由于没有能够在术中对截骨部位的撑开度进行微调的装置,直接影响了将关节平面及下肢力线恢复到理想位置的操作,因此十分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精确调整截骨部位撑开度的装置,以保证手术达到满意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胫骨截骨后恢复下肢力线的调整接骨板,这种调整接骨板可以对截骨部位撑开度进行精确调整,恢复关节面平行及下肢力线,并对截骨部位进行牢固固定,维持截骨部位的稳定性。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胫骨截骨后恢复下肢力线的调整接骨板,它包括接骨钢板、撑开片、撑开转动轴,接骨钢板为长方形平面钢板,接骨钢板的两端分别有固定螺孔,接骨钢板的中间有放置撑开片的卡槽孔,撑开片为长方形钢板,两个撑开片分别放置在卡槽孔中,两个撑开片的长度方向与接骨钢板的平面垂直,两个撑开片的板面平行相对,两个撑开片的板面与接骨钢板的长度方向垂直,两个撑开片的下部位于接骨钢板的板面下方,两个撑开片的上部位于接骨钢板的卡槽孔中,撑开转动轴的长度大于撑开片的长度,撑开转动轴的截面为椭圆形或对称的不等径形状,撑开转动轴的下部放置在两个撑开片的相对板面之间,撑开转动轴的上端位于接骨钢板的卡槽孔的上方,撑开转动轴的上端有与扳手相配合的六方。
上述胫骨截骨后恢复下肢力线的调整接骨板,所述接骨钢板中间的卡槽孔为长孔,卡槽孔的长度方向在接骨钢板的中心轴线上。
上述胫骨截骨后恢复下肢力线的调整接骨板,所述撑开片的上部两侧分别开有向内的凹槽,凹槽的上部为卡片,卡片位于接骨钢板的板面上方,凹槽的上下宽度与接骨钢板的厚度相匹配,两侧凹槽之间的连接部分的宽度与接骨钢板中间的卡槽孔的宽度相匹配,两侧凹槽之间的连接部分与卡槽孔为滑动配合,凹槽下部为侧顶片,侧顶片位于接骨钢板的板面下方,侧顶片的外侧板面上均布有多个尖锐的小突起,小突起与胫骨的胫骨撑开狭缝的骨面相对。
上述胫骨截骨后恢复下肢力线的调整接骨板,所述撑开转动轴的截面为椭圆形,撑开转动轴上端的六方的中心轴线与撑开转动轴椭圆形截面的椭圆形长轴的中心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未经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63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