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变更影响域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25165.7 | 申请日: | 201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65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牟永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宋平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变更 影响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变更影响域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比较变更前后的程序,提取变化函数以及变化函数内的变化数据;S2,根据变化数据,获得关键函数集合;S3,根据关键函数集合,提取变更函数调用路径;S4,根据变更函数调用路径,提取影响基本路径集,获得数据变更影响域。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变更影响域分析方法,以完整准确的提取程序影响基本路径集,定位数据变更影响域,提高回归测试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软件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变更影响域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代码测试工作在软件研发中的所占比重逐渐增大,在大中型软件的研发中已达到投入成本的60%以上。因此如何设计出高质量的测试用例集,以最小的代价达到最好的测试效果,一直是软件测试人员追求的目标。在软件的生命周期中,会不断地对软件进行更新和维护,软件的变更势必是会带来一些问题,而数据又是程序的核心部分,所以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由于数据发生改变而引发的程序错误问题,要检测这些错误就必须进行回归测试。为了提高回归测试的效率,需要确定数据变更影响域。
但是,目前对变更影响域范围的研究大部分都是直接从语句级别进行分析,分析效率会由于巨大的工作量而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变更影响域分析方法,以完整准确的提取程序影响基本路径集,定位数据变更影响域,提高回归测试的效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变更影响域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比较变更前后的程序,提取变化函数以及变化函数内的变化数据;
S2,根据变化数据,获得关键函数集合;
S3,根据关键函数集合,提取变更函数调用路径;
S4,根据变更函数调用路径,提取影响基本路径集,获得数据变更影响域。
根据本发明,通过文本比较工具Beyound Compare进行步骤S1。
根据本发明,关键函数集合包括变化函数和受变化函数影响的函数。
根据本发明,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
S21,根据变化数据,通过数据信息流规则得到受变化数据影响的数据;
S22,根据受变化数据影响的数据,得到受变化函数影响的函数。
根据本发明,步骤S21的具体步骤如下:
数据信息流是所要识别的对象集中数据的二元关系,将识别对象集重新划分为赋值语句、分支语句、循环语句和函数调用语句,这些语句假设为stmt;则数据信息流规则DIFR的表达式为:
DIFR={v0→v1|v0∈stmt,v1∈stmt}
表示语句stmt中的变量v1受变量v0的影响;
赋值语句:
规则1:v0=v1;(v0和v1不是指针变量){v1→v0}
规则2:v0=v1;(v0和v1是指针变量){v0→v1,v1→v0}
规则3:v0=v1;{v0→v1,v1→v0}
规则4:v0=⊙(v1,v2…vn);{v1→v0,v2→v0...vn→v0}
分支语句:
规则5:if(v0==m){v1=a};
else{v2=b};{v0→v1,v0→v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未经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51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