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的方法以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24989.2 | 申请日: | 201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3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苏俊峰;杨霖;尹朝阳;韩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52/02 | 分类号: | H04W52/02;H04M1/725 |
代理公司: | 北京亿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9 | 代理人: | 陈霁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音量 功耗 音频器件 降低功耗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的方法以及电子设备。所述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的方法包括设置电子设备的音量等级;若音量等级为0等级时,则关闭电子设备的音频器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实现了在音量等级为0等级时,关闭音频器件,起到降低功耗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音频功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的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的基本功能中,声音是最重要的基本功能之一,也是用户使用最频繁的功能之一,该声音包括通话,音乐,录音,铃声,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游戏和视频。声音需通过电子设备传递到用户的耳朵中,需要一系列的软件流程处理和硬件器件的使能。使得不同场景下声音播放过程中,手机消耗的功耗是比较高的。
目前,在音频的功耗优化领域,主要通过降低声音的音量,控制音频器件(例如,智能运放(smartpa),编解码器(codec),耳机高保真芯片(hifi)等)的电流或者限压来降低功耗。但是对于流程的控制并不太关注。音频场景的音量控制和音频通路的控制是分开的两套流程,除了通话的音量外,其他声音的音量等级都可以通过调节音量键调到0等级,即静音模式。在操作系统中,音量控制在框架层(framework)侧实现,音频通路的控制在驱动侧实现,驱动侧无法获取framework侧的音量等级。即使当用户将音量等级设置为0等级时,在用户开始播放音频数据流时,电子设备的音频系统依然会将音频器件上电工作,此时音频数据其实是0,音频器件处理的其实是静音数据,也就是此时音频器件不需要工作也依然满足要求;音频器件此时工作反而会造成功耗上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的方法以及电子设备,其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电子设备的音频系统中,当用户将除通话之外的声音的音量等级设置为0等级时,音频器件工作会造成功耗浪费。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的方法,该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的方法包括:在电子设备播放音频数据流,电子设备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第一操作指令,该第一操作指令用于调整电子设备的音量等级;当音量等级调整至0等级时或音量为0时,关闭电子设备的音频器件,使得电子设备停止播放音频数据流。
本实施例提供的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的方法,当音量等级为0等级或音量为0时,关闭或不开启电子设备对音频数据流的播放,其中音量等级是由用户自行调整,减少了功率消耗。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需要根据调整的音量等级计算得到音量,在调整音量等级过程中,若根据调整的音量等级计算的音量为0时,关闭电子设备的音频器件,使得电子设备停止播放音频数据流。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音量计算包括:根据音量等级确定音量等级对应的音量值;将音量值与音频数据流相乘,得到音量。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开始播放音频数据流,电子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二操作指令,第二操作指令用于开启电子设备播放音频数据;若此时电子设备的音量等级为0等级,则不开启电子设备的音频器件。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开始播放音频数据流,电子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二操作指令,第二操作指令用于开启电子设备播放音频数据;若此时电子设备的音量为0,则不开启电子设备的音频器件。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输入模块、处理模块和计算模块。在电子设备播放音频数据流,输入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操作指令,该第一操作指令用于调整电子设备的音量等级;当音量等级调整至0等级时或者音量为0,处理模块,关闭电子设备的音频器件,使得电子设备停止播放音频数据流。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根据第一操作指令对音量等级进行调整,当音量等级为0等级或音量为0时,关闭或不开启电子设备对音频数据流的播放。减少了功率消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未经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49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