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兼具推拉功能的智能锁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24143.9 | 申请日: | 201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60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赵阳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诺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3/00 | 分类号: | E05B3/00 |
代理公司: | 威海佩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4 | 代理人: | 宋益敏 |
地址: | 264209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兼具 推拉 功能 智能 | ||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兼具推拉功能的智能锁,包括壳体及把手,所述把手包括把手主体与把手连接部,所述把手通过所述把手连接部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智能锁把手包括与所述壳体连接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凸起,若干个复原机构,所述复原机构包括复原弹性体,所述复原弹性体包括第一弹性部及第二弹性部,所述第一弹性部与第二弹性部512始终存在相互靠近的力,所述壳体包括复原凸起;所述复原凸起与所述固定凸起重叠于所述第一弹性部及所述第二弹性部之间,且被所述第一弹性部与第二弹性部夹紧,所述固定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位移时,所述第一弹性部与第二弹性部使所述固定件在外力作用消失后恢复原始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锁,尤其是一种兼具推拉功能的智能锁。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门锁也有了极大的发展,智能锁应运而生,智能锁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在用户识别、安全性、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的锁具。智能锁区别于传统机械锁, 是具有安全性, 便利性, 先进技术的复合型锁具。在安全技术防范领域,具有防盗报警功能的电子密码锁代替传统的机械式密码锁,克服了机械式密码锁密码量少、安全性能差的缺点,使密码锁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性能上都大大提高一步。
目前,智能锁门锁的打开方式有“推”、“拉”两种方式,现有的门锁在出厂时就规定了采用“推”或“拉”的方式打开门锁,无法根据用户需求自行选择。申请人已公开的申请号为CN201610609717.5专利公开了一种可转换把手的推拉方向门锁, 可以通过更换零件的方式变化把手的推拉方向。但这种方式在实际安装时需要拆卸零件,非常繁琐且不易实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不需要更换零件即能实现“推”、“拉”方式开门、且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成本低廉的智能锁把手。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
一种兼具推拉功能的智能锁,包括壳体及把手,所述把手包括把手连接部及把手轴部,所述把手通过所述把手轴部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智能锁包括:
与所述壳体连接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凸起,
若干个复原机构,所述复原机构包括复原弹性体,所述复原弹性体包括第一弹性部及第二弹性部,所述第一弹性部与第二弹性部始终存在相互靠近的力,
所述壳体包括复原凸起;
所述复原凸起与所述固定凸起重叠于所述第一弹性部及所述第二弹性部之间,且被所述第一弹性部与第二弹性部夹紧,所述固定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位移时,所述第一弹性部与第二弹性部使所述固定件在外力作用消失后恢复原始位置。
进一步,所述复原弹性体可为弹簧。
进一步,所述复原弹性体可为U形夹。
进一步,所述复原机构包括复原垫片及复原螺丝。
进一步,所述智能锁包括若干个引导机构,所述固定件包括引导容置孔,所述引导容置孔可以容纳至少1个所述引导机构,所述壳体包括引导孔底;所述引导机构穿过所述引导容置孔与所述引导孔底连接.
进一步,所述引导机构位于所述引导容置孔的最顶端或最底端。
进一步,所述壳体包括把手孔,所述固定件包括联动部,所述联动部包括联动孔;所述把手连接部穿过所述把手孔及所述联动孔与所述固定件连接,使得所述固定件可随把手发生位移。
进一步,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台阶及固定件边缘,所述壳体包括第一高台及第二高台;所述固定台阶与所述第一高台之间、所述固定件边缘与所述第二高台之间皆留有缝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诺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一诺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41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