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合成氯乙烯无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23256.7 | 申请日: | 201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4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东祥瑞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7/138 | 分类号: | B01J27/138;B01J3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299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汞催化剂 制备 浸渍液 氯乙烯 合成 烘箱 催化剂水平 浸渍法负载 氯化氢溶液 煤质活性炭 旋转蒸发器 蒸馏水超声 活性炭 催化性能 三氯化铈 三氯化铋 四氯化锡 旋转蒸发 氯化钡 氯化铜 烘干 蒸干 备用 冷却 清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合成氯乙烯无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将煤质活性炭用蒸馏水超声清洗,干燥备用;将四氯化锡、氯化铜、三氯化铋、氯化钡和三氯化铈溶于氯化氢溶液,配制成浸渍液,然后将浸渍液用等体积浸渍法负载到上述经过处理的活性炭上,转移至旋转蒸发器上60‑64℃旋转蒸发5.5‑6.5h,将水分基本蒸干,最后在烘箱中100‑105℃烘干13‑15h,冷却即得。该方法简便、快捷、易操作,制备的无汞催化剂催化性能好,接近汞催化剂水平,且稳定性好,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合成氯乙烯无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氯乙烯的生产主要采用氯化汞催化乙炔氢氯化合成的方法,由于氯化汞有剧毒且易流失,越来越不适合用于氯乙烯的生产,因此,开发研究无汞催化剂势在必行。无汞催化剂从价值上大致可分为2种:一种是以金、银、铂系元素为主要活性组分的贵金属无汞催化剂;另一种是成本较低的过渡金属元素为主要活性组分的非贵金属无汞催化剂。从组分数量上可以分为单组分催化剂、双组分催化剂和多组分催化剂。随着无汞催化剂研究的深入,非贵金属无汞催化剂和多组分无汞催化剂表现出一定的优势,非贵金属无汞催化剂制备成本低,有些非贵金属无汞催化剂的主活性组分表现出的初始活性甚至可以比拟贵金属无汞催化剂,而多组分无汞催化剂具有良好稳定性,流失少,组分之间有协同作用,制备的催化剂很多活性都高于单组分或双组分催化剂。无汞催化剂中掺杂适量的稀土元素又可以改善催化剂的性能,提高活性和稳定性,引入稀土元素成为了制备无汞催化剂的一个新的方向。载体的改性和浸渍方法是影响无汞催化剂性能的重要因素,但制作出活性最好的催化剂的改性手段和浸渍方法不一定是最适合的方法。有人使用各种酸碱处理和对载体掺杂元素或基团的办法来最终提高催化剂的活性;也有人使用超声波等辅助仪器来提高浸渍分散效果,最终达到提高催化剂活性,但制备成本却大幅度地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合成氯乙烯无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面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合成氯乙烯无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煤质活性炭用蒸馏水超声清洗30-40min,干燥备用;将20-30份四氯化锡、7-9份氯化铜、4-6份三氯化铋、7-13份氯化钡和5-10份三氯化铈溶于90-100份浓度为0.1mol/L的氯化氢溶液,配制成浸渍液,然后将浸渍液用等体积浸渍法负载到上述经过处理的活性炭上,转移至旋转蒸发器上60-64℃旋转蒸发5.5-6.5h,将水分基本蒸干,最后在烘箱中100-105℃烘干13-15h,冷却即得;各原料均为重量份。
优选地,所述的方法中,将煤质活性炭用蒸馏水超声清洗35min。
优选地,所述的方法中,转移至旋转蒸发器上62℃旋转蒸发6h。
优选地,所述的方法中,在烘箱中102℃烘干14h。
本发明技术效果:
该方法简便、快捷、易操作,制备的无汞催化剂催化性能好,接近汞催化剂水平,且稳定性好,寿命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具体介绍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
实施例1
一种用于合成氯乙烯无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煤质活性炭用蒸馏水超声清洗35min,干燥备用;将25份四氯化锡、8份氯化铜、5份三氯化铋、10份氯化钡和7份三氯化铈溶于95份浓度为0.1mol/L的氯化氢溶液,配制成浸渍液,然后将浸渍液用等体积浸渍法负载到上述经过处理的活性炭上,转移至旋转蒸发器上62℃旋转蒸发6h,将水分基本蒸干,最后在烘箱中102℃烘干14h,冷却即得;各原料均为重量份。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东祥瑞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启东祥瑞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32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