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铜基底上制备CuO纳米线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23014.8 | 申请日: | 201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4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东创绿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3/72 | 分类号: | B01J23/72;B01J35/04;B01D53/86;B01D53/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基 纳米线 制备 空心圆柱状结构 乙醇超声预处理 甲苯转化 去离子水 马弗炉 铜泡沫 烘干 乙醇 坩埚 热度 冲洗 保温 冷却 环保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铜基底上制备CuO纳米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空心圆柱状结构的铜泡沫分别用浓度为0.1mol/L的HCl水溶液和乙醇超声预处理25‑35min,用去离子水和乙醇反复冲洗铜基底,于52‑58℃下烘干,然后水平放在干净的坩埚上,置于马弗炉中的热度集中区,以8℃/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85‑495℃保温9‑11h,冷却即得。该方法简单、快速、环保、经济,在铜基底上制备的CuO纳米线能显著地促进了甲苯转化,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铜基底上制备CuO纳米线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造成的大气污染物已知的约有100多种,主要是SO2、灰尘、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等。VOC是造成我国当前环境问题的重要污染物之一,其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交通运输、家具、清洁剂等,而且VOC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巨大。人在含有VOC的密闭空间内,会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甚至会出现抽搐、昏迷,致使人的内脏、大脑和神经系统受到伤害。控制VOC的排放和发现高效降解VOC的技术至关重要,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也能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能源需求的增加阻碍了工业的发展,为了满足工业的需求,提高效率和降低能耗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因其具有方便控制、成本低廉、应用范围广等优点被认为是非常有前景的VOC净化技术之一,但净化效率和选择性是制约其应用的重要瓶颈。解决方法之一是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和催化技术进行耦合,高性能低成本的催化剂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一些研究侧重于催化剂的新型活性成分的发展,如TiO2或CuO负载金属(Ag,Pt等)或金属氧化物(MnO2,CoOx等),其他一些研究关注催化剂的填充形式,在催化系统中引入了颗粒、泡沫、蜂窝体整体、层状催化剂或作为电极层的不同形式,在这些形式中,与填充床反应器相比,由于开放的孔结构,泡沫状整体式催化剂在整个反应器上提供较低的压降。整体式催化剂这样的泡沫体可以兼顾低压降和等离子体产生的优点。CuOx,MnOx,FeOx和CoOx等都被报道过作为催化剂协同低温等离子体在转化废气方面有一定效果,但这些催化剂普遍存在对有害物质降解不彻底、耗费成本高等问题,很难满足目前降解甲苯催化剂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铜基底上制备CuO纳米线的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面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在铜基底上制备CuO纳米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空心圆柱状结构的铜泡沫分别用浓度为0.1mol/L的HCl水溶液和乙醇超声预处理25-35min,用去离子水和乙醇反复冲洗铜基底,于52-58℃下烘干,然后水平放在干净的坩埚上,置于马弗炉中的热度集中区,以8℃/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85-495℃保温9-11h,冷却即得。
优选地,所述的方法中,超声预处理30min。
优选地,所述的方法中,于55℃下烘干。
优选地,所述的方法中,以8℃/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90℃保温10h。
本发明技术效果:
该方法简单、快速、环保、经济,在铜基底上制备的CuO纳米线能显著地促进了甲苯转化,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具体介绍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
实施例1
一种在铜基底上制备CuO纳米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空心圆柱状结构的铜泡沫分别用浓度为0.1mol/L的HCl水溶液和乙醇超声预处理30min,用去离子水和乙醇反复冲洗铜基底,于55℃下烘干,然后水平放在干净的坩埚上,置于马弗炉中的热度集中区,以8℃/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90℃保温10h,冷却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东创绿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启东创绿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30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