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菜谱生成方法及厨房电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221150.3 | 申请日: | 2018-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4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 发明(设计)人: | 卢楚鹏;黄鸿益;朱红;钟益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万和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832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菜谱 烹饪步骤 烹饪 加热器 烹饪参数 厨房电器 控制器 食材 个性化需求 控制加热器 方法生成 加热功率 口味需求 烹饪过程 匹配步骤 停止加热 种菜 记录 加热 环节 直观 保存 学习 | ||
一种菜谱生成方法及厨房电器,包括加热器和控制器,控制器按以下方法生成菜谱并根据菜谱控制加热器的加热功率:步骤A,输入所需食材、食材重量和烹饪步骤;步骤B,人工烹饪,加热器开始加热,记录人工烹饪过程中的烹饪参数;步骤C,完成烹饪,加热器停止加热;步骤D,匹配步骤A中输入的烹饪步骤与步骤B中记录的烹饪参数,使烹饪步骤的节点与烹饪参数的节点彼此对应,并保存生成菜谱。由于菜谱的生成经过人工输入和人工烹饪环节,人工环节的增加不仅有效满足了不同人士的口味需求,方便了学习者有针对性地学习某特定对象的烹饪手法,满足了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而且也方便学习者更直观地获悉菜谱的各烹饪步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家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菜谱生成方法及厨房电器,包括但不限于适用在燃气灶、电磁灶、电蒸箱、电烤箱等。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现在懂得烹饪的人越来越少。现有的菜谱烹饪教学视频大部分只是告诉学习者做一道菜所需的食材、烹饪步骤,而且这个流程只是粗略的告诉学习者,什么时候该放什么食材。但学习者难以掌握烹饪步骤的准确时机。
此外,目前市场上一些厨房电器产品内置有不同的菜谱功能(如火锅、爆炒、煲汤、熬粥等),甚至一些厨房电器的概念机还能通过互联网从云端下载不同的菜谱储存在厨房电器内。这些菜谱虽然能准确控制厨房电器的加热功率,然而对于学习者而言,这些由厂家预设的菜谱,不仅菜谱的种类、菜色的口味均无法满足不同人士的个性化需求,而且学习者无法获悉这些菜谱在烹饪过程的具体烹饪步骤,不利于学习者提高烹饪技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菜谱生成方法,不仅能使菜谱能满足烹饪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而且便于学习者获悉菜谱的各烹饪步骤。
基于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厨房电器,不仅能使菜谱能满足烹饪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而且便于学习者获悉菜谱的各烹饪步骤。
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一种菜谱生成方法,包括:
步骤A,输入所需食材、食材重量和烹饪步骤;
步骤B,人工烹饪,加热器开始加热,记录人工烹饪过程中的烹饪参数;
步骤C,完成烹饪,加热器停止加热;
步骤D,匹配步骤A中输入的烹饪步骤与步骤B中记录的烹饪参数,使烹饪步骤的节点与烹饪参数的节点彼此对应,并保存生成菜谱。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人工输入食材、食材重量和烹饪步骤,然后在人工烹饪过程中记录烹饪参数,再将人工输入的烹饪步骤与自动记录的烹饪参数进行匹配,最后生成菜谱。由于菜谱的生成经过人工输入和人工烹饪环节,人工环节的增加不仅有效满足了不同人士的口味需求,方便了学习者有针对性地学习某特定对象(如某一家庭成员或亲戚朋友)的烹饪手法,满足了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而且也方便学习者更直观地获悉菜谱的各烹饪步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D中,若烹饪步骤的节点与烹饪参数的节点不对应,则报错提示。
其有益效果:通过节点匹配,使人工输入的每一个节点以及人工烹饪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微变化均能体现在最终生成的菜谱中,以最大程度地完善最终生成的菜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D中,烹饪参数的节点为食物载皿温度参数的跳跃点,烹饪步骤的节点为添加食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B中,记录的烹饪参数至少为时间参数和食物载皿温度参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器为灶具,食物载皿为锅具;或者所述加热器为烤箱或蒸箱,食物载皿为烤箱或蒸箱的烹饪腔。
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一种厨房电器,包括加热器和控制器,控制器根据上述的菜谱控制加热器的加热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万和热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万和热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11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