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抑制底泥污染物释放的生态隔离毯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20497.6 | 申请日: | 2018-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3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樊文;李鹏;武锁林;卢海元;王文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绿景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王宇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隔离 水体净化剂 底泥污染物释放 隔离毯 底泥 阻隔 水体 生物处理 污染物 湖泊底泥 减量化 毯结构 营养盐 河道 释放 制作 | ||
本发明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抑制底泥污染物释放的生态隔离毯,包括隔离毯层和水体净化剂层;所述隔离毯层为1~2层,所述水体净化剂层为1层;所述水体净化剂含量为150~350克/平方米。本发明的生态隔离毯结构简单,容易制作,成本低廉、使用方便、阻隔效果好;生态隔离毯能够阻隔河道、湖泊底泥污染物向水体中的释放,也能对水体和底泥中的污染物进行生物处理,实现底泥营养盐减量化的目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生态治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抑制底泥污染物释放的生态隔离毯。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河道、湖泊等水系的水体染污日趋严重,营养化趋势发展迅猛。底泥是河湖的沉积物,是自然水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水域受到污染后,水中部分污染物可通过沉淀或颗粒物吸附而蓄存在底泥中,适当条件下重新释放,成为二次污染源,这种污染称为底泥污染。
目前,控制底泥污染已经成为治理水体污染的重要工作。在污染底泥的处理技术中,异地处理技术(如底泥疏浚)虽然见效快,但工程巨大,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通过底泥疏浚也难以达标。要进行大规模的治理,在经济欠发达更加难以实现。
因此,如果可以研发一种低成本的处理河湖底泥的产品,对治理城市污染水系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抑制底泥污染物释放的生态隔离毯,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抑制底泥污染物释放的生态隔离毯,包括隔离毯层和水体净化剂层;所述隔离毯层为1~2层,所述水体净化剂层为1层;所述水体净化剂含量为150~350克/平方米。
优选地,所述生态隔离毯为三明治夹心结构,由下到上依次为隔离毯层、水体净化剂层、隔离毯层;将三明治夹心结构缝合即可。
优选地,所述生态隔离毯为水体净化剂层和隔离毯层组成的两层结构,由下到上依次为水体净化剂层和隔离毯层,将隔离毯层覆盖在水体净化剂层即可。
更优选地,所述隔离毯层包括土工布、无纺布以及其他类型的透水编织布;所述水体净化剂层包括爱可蓝水体净化剂以及其他类型的以固体颗粒物为担载体的复合型微生物制剂。
更优选地,所述复合型微生物制剂为爱可蓝水体净化剂。
一种上述用于抑制底泥污染物释放的生态隔离毯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测算河道底泥投射面积;
S2.将隔离毯裁剪成河道底泥投影对应的形状及大小,裁剪两块相同的隔离毯;
S3.将水体净化剂均匀铺洒在两层隔离毯之间,水体净化剂用量按照150~350克/平方米;
S4.将已经铺洒水体净化剂的三明治结构隔离毯缝合,即可制得生态活性污染隔离毯。
另一种上述用于抑制底泥污染物释放的生态隔离毯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测算河道底泥投射面积;
S2.将隔离毯裁剪成河道底泥投影对应的形状及大小;
S3.将水体净化剂均匀铺洒入河底淤泥表面,水体净化剂用量按照150~350克/平方米;
S4.在已经铺洒水体净化剂的河道底泥表面覆盖隔离毯,即可制得生态活性污染隔离毯。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生态隔离毯结构简单,制作方法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阻隔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绿景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绿景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04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质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生态沉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