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棱镜片、背光模组、显示器及棱镜片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220386.5 | 申请日: | 2018-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5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 发明(设计)人: | 赵子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5/04 | 分类号: | G02B5/04;G02F1/1335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刘延喜 |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棱镜片 棱镜层 基层 光源 背光模组 制备 显示器 不易变形 光线传递 基层表面 极端环境 内部设置 显示面板 通过孔 光能 附着 光损 释放 | ||
本发明提供了棱镜片、背光模组、显示器及棱镜片的制备方法。该棱镜片包括:基层和附着于所述基层表面的棱镜层,所述基层内部设置有孔,使得位于所述基层一侧的光源发出的光通过所述孔到达所述棱镜层。通过在棱镜片的基层上打出孔,让光源发出的部分光能通过孔直接到达棱镜层,从而减少了由于光通过棱镜片的基层所造成的光损,进而提高光源的光线传递效率,最终提升了显示面板的整体亮度;另一方面,由于基层内分布有孔,使得棱镜片的内在应力得到释放,使得棱镜片在极端环境下不易变形,从而提高了棱镜片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面板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棱镜片、背光模组、显示器及棱镜片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器的关键组件之一,背光模组的作用就是把点光源或线光源发出的光通过漫反射使之成为面光源,为前端的液晶面板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像。背光模组作为光源具有亮度高、寿命长、发光均匀等优势。
现有的背光模组中大多使用棱镜膜(也叫棱镜片)来提高背光模组的正视亮度(或称轴向亮度)。棱镜膜是一层透明的塑料薄膜,厚度在50到300微米之间,在薄膜的上表面均匀而整齐的覆盖着一层棱镜层,其作用是改善光的角分布,可以将从扩散片射出的均匀地向各个角度发散的光汇聚到轴向角度上,也就是正视角度上,在不增加出射总光通量的情况下提高轴向亮度。
高亮度、薄型化、低功耗、低成本、高品质一直是整个液晶面板行业追求的目标,但现实情况是,从点光源或线光源(例如,灯条)发出的线光源经过导光板及各膜材后转化为面光源的效率还是普遍较低,导致现有的背光模组面板功耗大、亮度低、整体较厚,严重影响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因此,如何在满足薄型化、低功耗要求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背光源的亮度,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棱镜片、背光模组、显示器及棱镜片的制备方法,通过在棱镜片的基层上打出孔,从而减少由于基层造成的光损,进而提高背光源亮度。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背光模组的棱镜片,包括:基层和附着于基层表面的棱镜层,基层内部设置有孔,使得位于基层一侧的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孔到达棱镜层。
优选地,基层内对应棱镜层的每个棱镜的位置处设置有至少一个孔。
优选地,若基层内对应每个棱镜的位置处设置有一个孔,则每个孔靠近棱镜层的端面与该孔对应棱镜的底面重合。
优选地,孔为锥形,且孔靠近棱镜层的端面的半径大于靠近光源的端面的半径。
优选地,孔靠近棱镜层的端面的半径的取值范围为60-80纳米,靠近光源的端面的半径的取值范围为30-40纳米。
优选地,任意两个相邻的孔之间的间距不小于100纳米。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光源以及第一方面中的任一棱镜片,光源位于基层远离棱镜层的一侧。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器,包括第二方面中的背光模组。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第一方面中的棱镜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在棱镜片的基层内开孔,使得位于基层一侧的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孔到达棱镜层。
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棱镜片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利用紫外光固化胶对开孔后的基层与棱镜层之间进行涂布固化。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03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