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控锁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20155.4 | 申请日: | 2018-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2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黄雄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慧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7/00 | 分类号: | E05B47/00;E05B17/10;E05B1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刘巧霞 |
地址: | 51066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锁扣 旋转块 卡位 锁勾 驱动装置 限位机构 闭合式 控制电路 电控锁 弹出 底壳 壳盖 驱动装置控制 发送信号 固定状态 密闭空间 反方向 上锁 拨动 柜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控锁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底壳、壳盖和闭合式锁勾,在底壳和壳盖组成的密闭空间内,设有旋转锁扣、限位机构、驱动装置、卡位旋转块,上锁时,闭合式锁勾插入到旋转锁扣中,旋转锁扣旋转,一旦旋转锁扣没有到达指定位置,限位机构发送信号到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发信号给驱动装置,驱动装置控制卡位旋转块旋转,卡位旋转块拨动旋转锁扣反方向旋转,从而将闭合式锁勾弹出。本发明通过设置限位机构、驱动装置、卡位旋转块,可以对是否固定状态进行一个判断,并根据判断确定是否是误锁,如果是误锁,则自动将锁勾从旋转锁扣弹出,从而可有效避免柜子被占用,提高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锁具研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防止误锁的电控锁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图1所示的锁具,包括底壳12、壳盖1和闭合式锁勾13,闭合式锁勾13上可放置usb、钥匙等物品,在底壳12和壳盖1组成的密闭空间内,设有旋转锁扣3,将闭合式锁勾插入到旋转锁扣中,随着旋转锁扣的旋转即可实现上锁。
但是这种锁存在一个问题,如果闭合式锁勾仅仅是插入到旋转锁扣中,发生旋转的角度不足以锁上时,闭合式锁勾仍然会挂在壳盖上,外部人员能发现未上锁,但柜门不能锁回去,被认为柜子被占用,降低了柜子的利用率。
为此,研究一种防误锁,能有效提高电子储物柜使用率的电控锁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电控锁,该电控锁能够有效的防止误锁,进而提高电子储物柜的使用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上述电控锁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控制简单,且要求在上锁时必须提供一定的反作用力才能上锁,如果不能上锁,锁扣可自动弹出,从而避免被认为上锁。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控锁,包括底壳、壳盖和闭合式锁勾,在底壳和壳盖组成的密闭空间内,设有旋转锁扣、限位机构、驱动装置、卡位旋转块,上锁时,闭合式锁勾插入到旋转锁扣中,旋转锁扣旋转,一旦旋转锁扣没有到达指定位置,限位机构发送信号到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发信号给驱动装置,驱动装置控制卡位旋转块旋转,卡位旋转块拨动旋转锁扣反方向旋转,从而将闭合式锁勾弹出。本发明通过设置限位机构、驱动装置、卡位旋转块,可以对是否上锁进行一个判断,并根据判断确定是否是误锁,如果是误锁,则自动将锁勾从旋转锁扣弹出,从而可有效避免柜子被占用,提高利用率。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导杆、导杆支架、压缩弹簧和限位开关,导杆支架固定在底壳上,导杆固定在导杆支架上,导杆底部设有压缩弹簧,旋转锁扣在上锁过程中压缩导杆,在导杆移动方向的后端设有限位开关,限位开关与控制电路连接,控制电路与驱动装置连接。
优选的,在底壳上设有一固定焊接件,一拉伸弹簧一端固定在该固定焊接件上,另一端固定在卡位旋转块上。通过设置该拉伸弹簧,在卡位旋转块旋转推出锁勾后可自动复位。
优选的,在壳盖一侧设有紧急拉杆,紧急拉杆一端固定在卡位旋转块上。在停电或驱动装置发生故障时,可通过该紧急拉杆旋转卡位旋转块,使其旋转,进而将锁勾从旋转锁扣弹出。
优选的,用于闭合式锁勾与壳盖固定的两个孔位大小和形状均相同。使该结构不分左右可以互用安装,也可用在上下开门的结构。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采用电磁铁或电机。
优选的,在底壳上设有LED灯,LED灯与控制电路连接。用来做锁的状态提示和/或照明。
一种基于上述电控锁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闭合式锁勾插入旋转锁扣后,限位机构根据旋转锁扣旋转的角度或距离判断是否上锁,如果没有上锁,则发送信号到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发送信号给驱动装置,驱动装置控制卡位旋转块旋转,卡位旋转块旋转带动旋转锁扣向反方向旋转,从而将闭合式锁勾弹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慧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慧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01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