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蒺藜苜蓿多花瓣控制蛋白及其编码的基因与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219124.7 | 申请日: | 2018-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19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 发明(设计)人: | 林浩;祝步拓;李辉;牛丽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7K14/415 | 分类号: | C07K14/415;C12N15/29;C12N15/82;A01H5/02;A01H6/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夏艳 |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蒺藜 苜蓿 花瓣 控制 蛋白 及其 编码 基因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蒺藜苜蓿多花瓣控制蛋白及其编码的基因与应用,蒺藜苜蓿多花瓣控制蛋白是如下(a1)或(a2):(a1)由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a2)将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具有相同功能的由SEQ ID NO.2衍生的蛋白质。本发明的基因能够控制蒺藜苜蓿花瓣增多,植株变为有限生长,叶片形态突变,叶柄变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蒺藜苜蓿多花瓣控制蛋白及其编码的基因与应用。
背景技术
花是被子植物特有的生殖器官,花器官的正常发育直接关系到物种的繁衍,同时还会影响到开花作物的产量、品质、使用价值和经济效益。此外,花大小、形态结构、组成器官的数目等是系统与进化植物学研究中最常用的形态学性状,花器官发育的研究对物种起源和演化研究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属于豆科蝶形花亚科,其花为典型的两侧对称蝶形花。近年来,随着蒺藜苜蓿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及多种人工突变体库的建立,蒺藜苜蓿已经成为研究蝶形花花器官发育的理想模式材料。
目前,通过正、反向遗传学的研究手段,一些蒺藜苜蓿花器官发育ABC模型的相关基因相继被克隆。发现在蝶形花植物百脉根(Lotus japonicas)和豌豆(Pisum sativum)中的研究同样发现蝶形花亚科植物与双子叶模式植物拟南芥在花器官发育调控机制上具有一定的保守性。但由于蝶形花花器官在形态和发育上具有的特异性,以及蝶形花亚科植物存在的基因加倍,基因功能分化,基因表达模式改变以及蛋白功能结构域缺失或获得等问题,使得蝶形花花器官发育调控变得更为复杂。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植物多花瓣控制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蒺藜苜蓿多花瓣控制蛋白及其编码的基因与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蒺藜苜蓿多花瓣控制蛋白,是如下(a1)或(a2):
(a1)由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
(a2)将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具有相同功能的由SEQ ID NO.2衍生的蛋白质。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编码上述蛋白质的基因。
可选地,所述基因为如下(b1)-(b3)中任一所述的DNA分子:
(b1)编码区如SEQ ID NO.1所示的DNA分子;
(b2)SEQ ID NO.3所示的DNA分子;
(b3)在严格条件下与(b1)或(b2)限定的DNA序列杂交且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蛋白质的DNA分子;
(b4)来源于蒺藜苜蓿并且与(b1)或(b2)或(b3)限定的DNA序列具有90%以上同源性且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蛋白质的DNA分子。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含有上述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表达盒、转基因细胞系或重组菌。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的蛋白质或基因在调控植物多花瓣表型中的应用。
可选地,所述植物为双子叶植物。
可选地,所述双子叶植物为豆科植物。
可选地,所述豆科植物为蒺藜苜蓿。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增加植物花瓣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抑制目的植物中上述蛋白质的活性和/或上述基因表达量,得到花瓣增多的转基因植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191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