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起雾汽车后尾灯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18037.X | 申请日: | 2018-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1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孙辉;刘峰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科朗恩斯车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3/00 | 分类号: | F21S43/00;F21V19/04;F21V23/00;F21V31/00;F21W103/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灯座 净化腔 吸风管 起雾 转轴 汽车后尾灯 吸风支管 安装座 出风管 容置槽 旋转座 风机 左端 电机 出风支管 内部设置 使用寿命 转轴旋转 放置槽 输出端 内嵌 灯泡 连通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起雾汽车后尾灯,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左端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的内部内嵌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转轴,转轴的右端设置有灯座,灯座的右端也设置有转轴,壳体的内部右端设置有旋转座,旋转座与灯座右端的转轴旋转连接,灯座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容置槽,容置槽的内部设置有灯泡放置槽,壳体的上部中间开设有净化腔,净化腔的右端设置有吸风管,吸风管上设置有若干吸风支管,吸风管通过吸风支管与壳体的内部右端连通,净化腔的左端设置有风机,风机上设置有出风管,出风管上设置有若干出风支管。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防起雾功能,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功能多样,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防起雾汽车后尾灯。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建设对运输行业的要求,以及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大型和重型运输车的发展越来越快,但是大型和重型运输车由于车身较长、重力较重,安全事故也较多。车灯作为机动车的眼睛,既起到了美观作用,同时也确保了机动车夜间行驶的安全性。现有车灯主要由灯壳、装饰框、灯泡、配光镜等部件组成。目前车灯出现的主要问题有灯内起雾,起雾不仅影响车灯使用寿命和外观,而且使得照明效果大打折扣,进而影响行车安全。车灯内起雾的原因是灯内水气在低于其饱和温度的配光镜表面形成水珠状凝结。灯泡点亮后灯泡周围的空气温度升高,从灯泡中心到车灯内部的各侧壁气温是递减的,其中靠近配光镜内表面附近温度最低。灯泡点亮后将产生大量热量,这部分热量主要集中在灯泡周围,对于那些空气流动不到的区域温度较低,这样的区域则容易形成雾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起雾汽车后尾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起雾汽车后尾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左端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内嵌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右端设置有灯座,所述灯座的右端也设置有转轴,壳体的内部右端设置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与灯座右端的转轴旋转连接,灯座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内部设置有灯泡放置槽,壳体的内部下端设置有语音提示器,所述语音提示器内部设置有储存卡槽,壳体的内部还设置有喇叭,壳体的内部下端设置有信号采集器,所述信号采集器内设置有无线通信模块,壳体的上部中间开设有净化腔,所述净化腔的右端设置有吸风管,所述吸风管上设置有若干吸风支管,吸风管通过吸风支管与壳体的内部右端连通,净化腔的左端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上设置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上设置有若干出风支管,出风管通过若干出风支管与壳体的内部左端连通,净化腔内的右部设置有若干静电吸尘板,净化腔的上端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下端与净化腔旋转连接,螺纹杆上设置有刮板,所述刮板上开设有若干与静电吸尘板对应的刮槽,所述静电吸尘板均设置在刮板上的刮槽内,净化腔的内部位于静电吸尘板左方的位置设置有多级干燥网,所述多级干燥网的左方设置有制冷器和温度传感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喇叭为电喇叭,所述喇叭与语音提示器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储存卡槽内部设有储存卡,所述储存卡内储存对应的提示语音资源。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信号采集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汽车内的智能控制器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的前侧设置有灯罩,所述灯罩的外侧设置有防雾涂层。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雾涂层的厚度为5-40μm。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静电吸尘板设置有四个,四个静电吸尘板左右对称的设置在螺纹杆的左右两侧。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多级干燥网由初效干燥网、中效干燥网和高效干燥网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科朗恩斯车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科朗恩斯车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180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灯及车辆
- 下一篇:具有装在集成有透明放大屏的支撑件上的光导的照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