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方便电缆收放的充电桩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218034.6 | 申请日: | 2018-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5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 发明(设计)人: | 高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启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B65H75/44 |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徐金琼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桩 充电插头 电缆缠绕 电缆收放 缠绕轴 挂靠 电缆 电机 充电电缆 供电器件 外壳内部 一端连接 充电线 驱动轴 轴连接 伸出 污染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方便电缆收放的充电桩,涉及充电桩领域,包括外壳和充电电缆,电缆的一端连接位于外壳内部的供电器件从外壳伸出,电缆的另一端设有充电插头,外壳上还设有用于充电插头挂靠的挂靠部,还包括电缆缠绕机构,电缆缠绕机构包括电机、缠绕轴,缠绕轴与电机的驱动轴轴连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充电桩的充电线容易被污染、损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便电缆收放的充电桩。
背景技术
充电桩是电动汽车用的交流或直流或者两用的充电桩,随着国家对电动汽车行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广,电动汽车对公共充电设施的需求也在急剧增加。目前,现有的充电桩的充电线在使用后,由于充电线较长,只有充电插头端挂在充电桩上,充电线大部分都直接在地面上,导致充电线容易被污染、损坏;并且,车辆的大小及其停放的位置不同,某些车在充电的时候,充电线由于过长,会拖在地上,经常被踩压,也导致充电线容易被污染、损坏。有的充电桩侧面设有电线缠绕支架,但是仍然后有很多人充电完毕后,并没有将电线缠绕在支架上,任由电线放置在地面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的充电桩的充电线容易被污染、损坏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方便电缆收放的充电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方便电缆收放的充电桩,包括外壳和充电电缆,电缆的一端连接位于外壳内部的供电器件从外壳伸出,电缆的另一端设有充电插头,外壳上还设有用于充电插头挂靠的挂靠部,还包括电缆缠绕机构,电缆缠绕机构包括电机、缠绕轴,缠绕轴与电机的驱动轴轴连接。
具体地,所述缠绕轴与水平方向平行。
具体地,所述电机位于所述外壳内部。
优选地,所述充电桩外壳上设有开关一和开关二,所述电机的电机轴的转动由控制电路控制,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开关一和开关二电连,开关一和开关二分别用于控制所述电机向相反的两个方向转动,所述控制电路为H桥式电机正反转控制模块。
具体地,所述H桥式电机正反转控制模块包括P型场效应管Q1、P型场效应管Q2、N型场效应管Q3和N型场效应管Q4,场效应管Q1的源极、场效应管Q2的源极共同连接电源VCC,场效应管Q1的漏极连接场效应管场效应管Q3的源极,场效应管Q2的漏极连接场效应管Q4的源极,场效应管Q3的漏极、场效应管Q4的漏极共同接地,场效应管Q1的漏极、场效应管Q3的源极共同连接电机,场效应管Q2的漏极、场效应管Q4的源极共同连接电机,场效应管Q1的栅极和场效应管Q3的栅极共同连接控制输入端一,效应管Q2的栅极和场效应管Q4的栅极共同连接控制输入端二,所述控制输入端一与所述开关一电连接,所述控制输入端而与所述开关二电连接。
具体地,所述缠绕轴远离所述外壳的一端设有限位盘,所述限位盘边缘高于所有充电电缆缠绕在限位盘上后充电电缆的高度。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在充电桩上设置了电缆收放装置,使得充电桩的充电线在使用后,充电线在开关一和开关二的配合控制下,自动缠绕在缠绕轴上,不再是大部分都直接在地面上,解决了充电线容易被污染、踩压、损坏的问题。
(2)司机根据实际需要开关一和开关二,使得电缆的长度与车型以及车停靠的位置匹配。
(3)缠绕轴远离所述外壳的一端设有限位盘,在电缆收放的过程中,限位盘的设置保证了电缆不会脱离缠绕轴。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启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启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180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