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柑橘专用育苗基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17144.0 | 申请日: | 2018-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5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孔利文;辜晓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众宜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A01G24/28;A01G24/15;A01G24/10;A01G24/22;A01G24/25;A01G24/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23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柑橘 育苗基质 成活率 硫酸钠 营养成分配比 磷酸二氢钾 硫酸亚铁 容器育苗 生物菌剂 营养物质 幼苗移栽 缓苗期 炉渣灰 氯化钙 泥炭土 重量份 有机肥 缓苗 基质 幼苗 蛭石 尿素 移栽 均衡 生长 培育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柑橘专用育苗基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容器育苗移栽后成活率不高、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缓苗的问题。本发明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泥炭土30‑50份,蛭石60‑80份,炉渣灰50‑80份,有机肥10‑20份,尿素1‑5份,磷酸二氢钾5‑9份,氯化钙3‑8份,硫酸钠1‑5份,硫酸亚铁1‑5份,生物菌剂10‑20份。本发明各个营养成分配比合理,能为柑橘幼苗的生长提供充足、均衡的营养物质,采用本发明的基质培育的幼苗移栽后成活率高,缓苗期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柑橘专用育苗基质。
背景技术
柑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属芸香科下属植物。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较柚、酸橙、甜橙稍强。芸香科柑橘亚科分布在北纬16°~37°之间。是热带、亚热带常绿果树(除枳以外),用作经济栽培的有3个属:枳属、柑橘属和金柑属。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栽培的柑橘主要是柑橘属。
容器育苗是用特定容器培育作物或果树、花卉、林木幼苗的育苗方式。容器盛有养分丰富的培养土等基质,常在塑料大棚、温室等保护设施中进行育苗,可使苗的生长发育获得较佳的营养和环境条件。苗木随根际土团栽种,起苗和栽种过程中根系受损伤少。该法还为机械化、自动化操作的工厂化育苗提供了便利。在现有技术中,采用容器育苗法对柑橘育苗却存在成活率不高、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缓苗的问题。主要问题是容器育苗时的基质未提给幼苗提供良好的营养成分,或是基质本身带有有害细菌,影响了幼苗的生长。
因此,提供一种柑橘专用育苗基质,使柑橘幼苗移栽后成活率高,缓苗周期短,生长旺盛,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柑橘专用育苗基质,解决现有技术中容器育苗移栽后成活率不高、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缓苗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柑橘专用育苗基质,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泥炭土30-50份,蛭石60-80份,炉渣灰50-80份,有机肥10-20份,尿素1-5份,磷酸二氢钾5-9份,氯化钙3-8份,硫酸钠1-5份,硫酸亚铁1-5份,生物菌剂10-20份;
所述有机肥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得:秸杆粉30-40份,橘皮10-30份,油枯饼10-20份,发酵粉1-5份。
进一步地,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泥炭土35-45份,蛭石65-75份,炉渣灰60-70份,有机肥12-16份,尿素2-4份,磷酸二氢钾6-8份,氯化钙4-7份,硫酸钠2-4份,硫酸亚铁1-3份,生物菌剂12-15份;
所述有机肥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得:秸杆粉32-38份,橘皮15-25份,油枯饼10-16份,发酵粉2-3份。
进一步地,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泥炭土40份,蛭石70份,炉渣灰65份,有机肥15份,尿素3份,磷酸二氢钾7份,氯化钙5份,硫酸钠3份,硫酸亚铁2份,生物菌剂13份;
所述有机肥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得:秸杆粉35份,橘皮20份,油枯饼15份,发酵粉2份。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菌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放线菌10-15份,枯草芽孢杆菌剂12-18份,放线菌10-20份,固氮菌1-10份。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菌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放线菌12份,枯草芽孢杆菌剂15份,放线菌15份,固氮菌5份。
进一步地,所述放线菌、枯草芽孢杆菌剂、放线菌、固氮菌中活菌数均不少于2亿CFU/g。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众宜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众宜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171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