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施工牵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17000.5 | 申请日: | 2018-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38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邓艺欣;邓忠亮;曾丽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艺欣;邓忠亮 |
主分类号: | H02G1/04 | 分类号: | H02G1/04 |
代理公司: | 11640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商金婷 |
地址: | 443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牵引装置 自动回收 牵引线 线框 电力施工 滚轴 机械连接 操纵手柄 动力装置 杠杆装置 工作效率 矩形凸起 驱动装置 收线装置 外壳顶部 外壳固定 连接杆 收线筒 机械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施工牵引装置,其结构包括牵引装置、护线框、一号滚轴、外壳、自动回收牵引线装置、矩形凸起腔、连接杆、操纵手柄,牵引装置与一号滚轴均安装在护线框中,牵引装置、一号滚轴与护线框机械连接,护线框安装在外壳顶部并与外壳固定连接,外壳中设有自动回收牵引线装置,自动回收牵引线装置与牵引装置机械连接,本发明通过牵引装置、自动回收牵引线装置、收线装置、动力装置、驱动装置、收线筒、杠杆装置共同作用下实现电力施工装置牵引线的自动回收,提高该设备的机械化程度,减少人力投入并有效节省时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电力施工牵引装置,属于电力施工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在平常的电力牵引设备中,牵引电缆是最常用的功能之一,然而电缆作业通常在郊外,而且环境较差,牵引设备难以适应复杂地形,另外,对于高空作业,需要在高空牵引线缆的情况较多,而现有的工具操作通常比较繁琐。
现有技术电力施工牵引装置在使用完毕之后不能自动回收牵引线,需要耗费人力收回牵引线并且耗费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力施工牵引装置,以解决电力施工牵引装置在使用完毕之后不能自动回收牵引线,需要耗费人力收回牵引线并且耗费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力施工牵引装置,其结构包括牵引装置、护线框、一号滚轴、外壳、自动回收牵引线装置、矩形凸起腔、连接杆、操纵手柄,所述的牵引装置与一号滚轴均安装在护线框中,所述的牵引装置、一号滚轴与护线框机械连接,所述的护线框安装在外壳顶部并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的外壳中设有自动回收牵引线装置,所述的自动回收牵引线装置与牵引装置机械连接,所述的矩形凸起腔设于一号滚轴所在位置的外壳外侧上,所述的矩形凸起腔与外壳机械连接,所述的连接杆的一端贯穿矩形凸起腔与一号滚轴机械配合,另一端与操纵手柄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接杆与操纵手柄互相垂直;
所述的自动回收牵引线装置由一号腔、收线装置、二号腔、动力装置、驱动装置组成;
所述的一号腔为护线框的内腔,所述的二号腔为外壳内壁所围成的空腔,所述的一号腔与二号腔构成自动回收牵引线装置的工作腔,所述的动力装置安装在二号腔中左下角处并与二号腔底部面板固定连接,所述的驱动装置与动力装置呈对称结构安装在二号腔中,所述的驱动装置与动力装置机械连接,所述的动力装置正北方向上设有收线装置,所述的收线装置与牵引装置机械配合,所述的收线装置通过驱动装置与动力装置机械连接,所述的收线装置与驱动装置机械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收线装置由一号转轴、一号锥形轮、一号转盘、一号固定轴、收线筒组成,所述的一号转盘中设有一号锥形轮,所述的一号转轴的一端与一号锥形轮机械连接,另一端与驱动装置机械配合,所述的一号固定轴设于一号转盘上并与一号转盘固定连接,所述的一号固定轴与收线筒机械配合,所述的牵引装置与收线筒传动连接,一号转轴转动并通过一号锥形轮改变机械传动方向,从而使得一号转盘转动,由于一号固定轴固定在一号转盘上,因此当一号转盘转动时,一号固定轴随之转动并且与收线筒机械配合实现牵引线的回收。
进一步地,所述的动力装置由二号锥形轮、电机转轴、电机、电机固定块、连接导线、配电箱组成,所述的电机固定安装在二号腔中左下角处,所述的电机远离二号腔侧面内壁的一侧上固定设有电机固定块,所述的电机固定块与二号腔底部面板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接导线的一端贯穿电机固定块与电机电连接,另一端与配电箱相通,所述的电机转轴与电机电连接,所述的电机转轴远离电机的一端上设有二号锥形轮,所述的二号锥形轮与电机转轴机械连接,配电箱中电能通过连接导线输送到电机中,电机通电后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并通过电机转轴输出,二号锥形轮改变电机转轴的机械传动方向,为收线装置工作提供动力来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艺欣;邓忠亮,未经邓艺欣;邓忠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170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电高压线异物清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拉线弯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