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绿色荧光碳量子点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216964.8 | 申请日: | 2018-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9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 发明(设计)人: | 卢都友;韩会凯;黄金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9K11/65 | 分类号: | C09K11/65;B82Y20/00;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袁正英 |
| 地址: | 2118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量子点 绿色荧光 制备 聚四氟乙烯内衬 烘箱 发射绿色荧光 高压反应釜 恒温反应 环境友好 溶剂 产率 氮源 烧杯 量子 过滤 发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绿色荧光碳量子点的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将碳源、氮源、置于烧杯中中,搅拌均匀,将液体倒入装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高压反应釜中,将其置于烘箱中,升温后恒温反应一定时间;反应结束后过滤,之后进行冷冻干燥,最后可得到发射绿色荧光的碳量子点粉末。本发明不使用溶剂,对环境友好,简便易行,便于实现大规模生产的特点,所制备的碳量子点能够稳定的发射出绿色荧光,且量子产率大于2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荧光碳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绿色荧光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碳量子点是进入21世纪之后才出现的一类新型发光材料,与目前广泛研究的其他发光材料,例如量子点相比,发光碳点具有不含有毒重金属元素,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对环境友好的特点,因此自发现之日起,就受到极大地的关注。碳量子点是一种近似球形的碳纳米粒子,直径一般在1-10nm之间。目前,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主要可分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大类。“自上而下”的方法指的是通过氧化等手段将石墨、碳纤维等以碳为主体的材料转化为纳米级的发光碳颗粒;“自下而上”的方法指的是以有机小分子为初始反应物,来制备碳量子点的方法。
目前,大多数碳量子量点在紫外光照射下只能发射出蓝色荧光,虽然绿色荧光碳点已有报道,如Zheng[1]等通过氯化十六烷吡啶合成了量子产率为16.7%的绿色荧光碳量子点,缺点是需要在NaOH的存在下才能实现绿光发射,且氯化十六烷吡啶为高毒试剂;Gong[2]等以葡萄糖、乙二胺、浓磷酸为原料制备得到了量子产率为9.6%的绿色荧光碳量子点。这些绿色荧光碳量子产率普遍较低,一般都没有超过20%,因此,制备较高量子产率的绿色荧光碳量子点仍是一个挑战。
[1]Zheng B.,Liu T.,Paau M.C.,et al.One pot selective synthesis ofwater and organic soluble carbon dots with green fluorescence emission[J].RscAdvances,2015,5(15):11667-11675.
[2]Gong X.,Zhang Q.,Gao Y.,et al.Phosphorus and Nitrogen Dual-DopedHollow Carbon Dot as a Nanocarrier for Doxorubicin Delivery and BiologicalImaging[J].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2016,8(18):11288-11297.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快速简便,适合大规模生产较高量子产率的绿色荧光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此碳量子点具有较强的绿色荧光和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最高达47.3%,且稳定性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制备绿色荧光碳量子点的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a.将碳源、氮源置于玻璃容器中,搅拌均匀;
b.将液体倒入装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高压反应釜中,将其置于烘箱中,升温后恒温反应一定时间;
c.反应结束后停止加热,冷却;
d.将取出的液体进行过滤,冷冻干燥,即得绿色荧光碳量子点。
优选步骤a中所述的碳源为邻苯二甲酸酯、柠檬酸酯、苯甲酸酯、呋喃甲酸酯、噻吩甲酸酯或均苯四羧酸酯。其中每一种有机酸酯包括甲酯、乙酯、丙酯、丁酯、异丙酯。例如:邻苯二甲酸酯包括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丙酯。
优选氮源为乙二胺、乙胺、丙胺、丁二胺、正己胺、正辛胺、邻苯二胺、对苯二胺或苯胺。优选步骤a中碳源与氮源的质量比为10:(5-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169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