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连轧机防剥落水水量分布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15512.8 | 申请日: | 2018-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60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欣波;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7/10;B21B28/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杜静静 |
地址: | 21003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轧机 落水 水量 分布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热连轧机防剥落水水量分布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现有产品大纲最小、平均和最大轧制宽度a1、a2、a3,单位为mm;2)确定加强防剥落段冷却宽度:b1=a1‑f;f为带钢边部冷却区域宽度;3)确定平均防剥落段冷却区域宽度为b2=a2‑f,含中部b1;4)确定减弱防剥落段冷却区域宽度为b3=a3‑f,含中部b2;5)确定平均防剥落段单位宽度冷却水量:m2为平均防剥落段单位宽度冷却水量,单位为l/mm*min;g为单支集管总水量,单位为l/min;6)确定加强防剥落段单位宽度冷却水量:m1=k*m2;k为加强系数,7)确定减弱防剥落段单位宽度冷却水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热连轧机防剥落水水量分布方法,属于热连轧生产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生产热轧带钢时,为了防止精轧前段工作辊表面氧化膜剥落,一般增加防剥落水,主要是通过冷却带钢表面,防止轧辊表面烫伤,并降低传导到轧辊上的热量,从而降低轧辊表面氧化速度,达到降低氧化膜厚度的目的。对于精轧工作辊尤其是前段工作辊,一般使用高速钢、高铬铸铁材质,在使用过程中要通过形成氧化膜来提高轧辊耐磨性能,致密稳定的氧化膜也能保证带钢表面质量。目前国内外制造商如西马克等,精轧前段防剥落水量沿带钢宽度方向均匀分布,使用过程中经常暴露出轧辊中部温度高,轧辊中部氧化膜剥落的现象,影响高表面质量要求等问题。
高强减薄是目前热轧产品发展方向之一。轧辊表面氧化膜剥落问题是轧制高强度薄规格产品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之一。首先是发生剥落后,带钢表面存在氧化铁皮,不满足汽车结构等高表面质量要求。其次是轧制这些高强薄板时,需要足够的宽度、厚度过渡,即轧制到一定的数量才能稳定生产这些品种,新换的工作辊不能直接轧制这些品种。因此对生产的影响很大,需要更换轧辊,需要将后序的板坯取消,即炉后回炉并重新组织,第三影响成本,加热好板坯成本近100元/吨,发生辊系铁皮后,后续的板坯需要炉后回炉,增加能源成本,已轧的产品由于质量原因要求降级,增加质量成本。
针对这些问题,国内外热轧厂进行攻关解决,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尝试新的方法,但是现有技术的方案均不理想,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新的方案解决该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热连轧机防剥落水水量分布方法,该技术方案主要解决现有热轧前段精轧工作辊防剥落水沿带钢宽度方向均匀分布情况下,存在的轧辊中间部位温度高,防剥落能力相对不足引起的局部氧化膜厚导致的轧辊中部表面氧化膜剥落的问题;导致轧辊表面氧化膜剥落有许多因素,其中氧化膜厚度是一个重要因素,在一定前提下,超过一定厚度,有时称临界厚度,氧化膜就开始剥落,并不断恶化。在相同的工况下,现场控制氧化膜剥落的主要手段就是降低氧化膜厚度,使带钢都在临界厚度以下工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热连轧机防剥落水水量分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现有产品大纲最小、平均和最大轧制宽度a1、a2、a3,单位为mm;
2)确定加强防剥落段冷却宽度:b1=a1-f;
其中,f为带钢边部冷却区域宽度;
3)确定平均防剥落段冷却区域宽度为b2=a2-f,含中部b1;
4)确定减弱防剥落段冷却区域宽度为b3=a3-f,含中部b2;
5)确定平均防剥落段冷却水量:
其中m2为平均防剥落段单位长度冷却水量,单位为l/mm*min;
g为单支集管总水量,单位为l/min;
6)确定加强防剥落段单位长度冷却水量:m1=k*m2;
k为加强系数,
7)确定减弱防剥落段单位长度冷却水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155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