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UPS电路板之间的铜排连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14512.6 | 申请日: | 2018-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5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邹爱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纳德(扬州)电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8 | 分类号: | H01R4/38;H01R12/50;H01R12/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PCB板 连接端子 下PCB板 接线端子 隔板 铜排连接装置 电路板 连接铜排 内螺纹 铜排 简化安装过程 上螺孔 下螺孔 支撑件 穿过 侧面 节约 加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UPS电路板之间的铜排连接装置,包括上PCB板、下PCB板和连接上PCB板和下PCB板的铜排,下PCB板上设有带有内螺纹的下连接端子,下连接端子的下螺孔位于接线端子的正方上,上PCB板上设有带有内螺纹的上连接端子,上连接端子的上螺孔位于接线端子的侧面,上PCB板在接线端子的旁边设有可供铜排穿过的缝隙,上PCB板和下PCB板间还设有隔板,隔板用于作为上PCB板的支撑件。本发明简化连接铜排的设计难度和要求、节约连接铜排的加工成本、简化安装过程,方便安装且增强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UPS电源,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UPS电路板之间的铜排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模块化的UPS产品中一般采用分层设计的方法来解决散热、防尘等问题。把发热功率大的器件和电路板放置在风道层(一般在机箱的下层),发热功率小的器件放置在密闭层(一般在机箱的上层)。这样的设计可以满足散热和防尘的双重需要。由于电路板处在机箱的不同层中,因此电路板之间需要采用一定的连接方式进行电能的传输,由于UPS内部电路板之间传输的电能的电压和电流都比较大,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耐受高电压和大电流的电连接方式。目前常见的连接方式有两种:硬连接和软连接。
如图1所示硬连接主要是以铜柱、铜排等方式进行连接,软连接则是以带有连接端子的导线进行连接。硬连接的铜柱和铜排需要进行设计和定制,成本高,但是安全性好,安装方便;铜柱和铜排在设计和安装的时候对精度要求较高,而且刚性的铜柱和铜排会对电路板造成应力,拉扯电路板导致电路板变形甚至断裂;铜柱上用于安装的螺纹容易滑丝;铜柱的加工费用较高。
软连接的成本低,设计简单,但是由于导线是软的,不方便固定,不容易进行防呆设计;导线的绝缘层破损后存在短路的风险,安全性差;而且软连接由于存在连接端子,所以安装固定需要占用比较大的空间,安装也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用于UPS电路板之间的铜排连接装置。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UPS电路板之间的铜排连接装置,包括上PCB板、下PCB板和连接上PCB板和下PCB板的铜排,下PCB板上设有带有内螺纹的下连接端子,下连接端子的下螺孔位于接线端子的正上方,上PCB板上设有带有内螺纹的上连接端子,上连接端子的上螺孔位于接线端子的侧面,上PCB板在接线端子的旁边设有可供铜排穿过的缝隙, 上PCB板和下PCB板间还设有隔板,隔板用于作为上PCB板的支撑件。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铜排是水平排和竖直排组成的“L”型,且水平排和竖直排上分别设有可连接下PCB板的下开孔和连接上PCB板的上开孔。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下连接端子上设有至少一个下螺孔。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上连接端子上的上螺孔留有一定余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上螺孔为椭圆孔。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铜排中间可以采用软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铜排软连接部分为铜编织带或者铜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纳德(扬州)电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百纳德(扬州)电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145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端头对插式双旋紧对接器
- 下一篇:一种冲击发生器接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