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粉砂浆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14282.3 | 申请日: | 2018-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92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唐高山;胡鉴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基业长青节能环保实业有限公司;广州基业长青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18/16;C04B20/00;C04B20/02;C04B24/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粉 砂浆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粉砂浆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干粉砂浆由分装的组分A和组分B组成;所述组分A包括水泥和添加剂;所述组分B包括建筑垃圾再生细骨料;其中,所述建筑垃圾再生细骨料包括如下质量比例的3种细度等级:40‑70目:70‑140目:小于40目=1:(1.5~2):(0.1~0.5)。本发明将组分A和组分B分装,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一体混合形式,规避了再生骨料含水率引起的板结、凝固现象,提高其工作性,不再需要将再生骨料进行烘干处理,大幅降低再生骨料干粉砂浆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建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粉砂浆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建筑垃圾是建筑产品建造或拆除过程中产生的遗弃物。它的成分除了金属材料外,绝大部分为混凝土、砖瓦等,经过破碎、筛选等处理,可作为再生骨料,用于各种建筑材料中代替天然骨料。但目前应用方面仍局限于制砖、道路水稳层等几个方面。
建筑砂浆由水泥、砂、胶凝材料和水等按一定配比制成,一般用于砌墙或抹灰等。传统砂浆是采用人工方式在现场将黄砂、水泥等进行搅拌,现场扬尘、噪声严重,加上缺乏精确计量控制方法,易发生墙体开裂、空鼓、强度不牢等现象。
干粉砂浆是指经干燥筛分处理的骨料(如石英砂)、无机胶凝材料(如水泥)和添加剂(如聚合物)等按一定比例进行物理混合而成的一种颗粒状或粉状,以袋装或散装的形式运至工地,在现场加水拌和后即可直接使用的物料。又称作砂浆干粉料、干混料、干拌粉,有些建筑黏合剂也属于此类。干粉砂浆在建筑业中以薄层发挥粘结、衬垫、防护和装饰作用,建筑和装修工程应用极为广泛。预拌干粉砂浆是根据配方要求,采用工厂式智能化生产,精确计量,搅拌均匀,通过散装运输车运至使用地点的拌合物,是一种更节能环保的新型建筑材料,具有品种多,质量稳定、节能环保、使用方便等优势和特点,有利于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减少施工现场粉尘,降低施工污染,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预拌砂浆主要原材约70%使用的是0~4.75mm天然河砂,有些地区缺少河砂,也有采用机制砂或部分石粉、钢渣等固废代替。建筑垃圾破碎后产生的再生细骨料虽然可以代替天然砂,但是还存在诸多缺陷。
首先,同天然砂细骨料相比,再生细骨料表面包裹着硬化后的水泥砂浆,表面粗糙,棱角较多孔隙大,吸水率高,再加上混凝土在解体、破碎过程中内部存在大量微裂纹,导致再生骨料表观密度低,吸水率高,吸水速率快。其次,建筑垃圾里面有混凝土块、红砖块、木头、玻璃等种类复杂,每种材料破碎后的颗粒压碎值指标不一样,这样对用再生骨料生产的干粉砂浆物理性能的质量保证不利。
建筑垃圾破碎后的粉尘含量大,这些粉尘对于干粉砂浆来说是有害物质,会大大降低砂浆的强度指标,增加标准稠度需水量。所以干粉砂浆标准中细骨料要求含泥量5%,泥块含量2%。含泥量是指砂中粒径0.08mm的含量,泥块含量是指粒径1.25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0.063mm颗粒的含量。泥块含量受制于原材料和工艺处理方式,非常不稳定。
建筑垃圾的含水率波动高,如雨季和旱季的回收的建筑垃圾破碎的再生骨料含水率相差特别大。干粉砂浆标准中细骨料要求含水率最好是0.5%,不允许超过1%,否则易在设备内部出现凝结现象,在与水泥等搅拌后发生板结现象,影响砂浆的质量和使用,如是下雨天,在室外含水率会更高。但是如含水率高,进行烘干处理,烘干的成本巨大,不适于实际生产。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再生砂生产的干粉砂浆,减少建筑垃圾细粉含泥量对砂浆质量的不利影响,以及再生骨料含水率引起的干粉砂浆的板结、凝固等问题,同时降低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再生砂生产的干粉砂浆,减少建筑垃圾细粉含泥量对砂浆质量的不利影响,以及再生骨料含水率引起的干粉砂浆的板结、凝固等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基业长青节能环保实业有限公司;广州基业长青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基业长青节能环保实业有限公司;广州基业长青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142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