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面结构环境下的动力学模型/激光雷达组合导航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214097.4 | 申请日: | 2018-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61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 发明(设计)人: | 吕品;石鹏;赖际舟;邹冰倩;付相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5D1/08 | 分类号: | G05D1/08;G05D1/10;G01C21/2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王安琪 |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面 结构 环境 动力学 模型 激光雷达 组合 导航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面结构环境下的动力学模型/激光雷达组合导航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周期读取k时刻四旋翼飞行器机载传感器信息,包括激光雷达点云信息S(k),陀螺仪信息加速度计信息气压高度计信息hb(k);(2)利用S(k)提取k时刻单面结构环境的线特征;(3)计算k时刻四旋翼飞行器相对于单面结构环境的相对距离、相对偏航角;(4)预测k时刻四旋翼飞行器的姿态四元数、速度、位置;(5)通过卡尔曼滤波器,结合四旋翼飞行器的阻力特性,对k时刻的姿态四元数、速度、位置进行校正。本发明能够在单面结构环境下,完成基于激光雷达的四旋翼飞行器姿态、速度、位置的解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组合导航领域,尤其是一种单面结构环境下的动力学模型/激光雷达组合导航方法。
背景技术
四旋翼飞行器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可悬停和垂直起降等优点,近年来在军用、民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导航系统为四旋翼飞行器提供其飞行控制系统所必须的导航信息,是其完成各种复杂飞行任务的必要保障。目前,卫星导航与视觉导航是四旋翼飞行器常用的导航方法。然而,卫星导航信号易受干扰,视觉导航易受光线干扰。当卫星导航、视觉导航不可用时,激光雷达是四旋翼飞行器常用的导航方式。
激光雷达是以发射激光束探测目标的位置、速度等特征量的雷达系统。其工作原理是向目标发射探测信号,然后将接收到的从目标反射回来的信号与发射信号进行比较,作适当处理后,就可获得目标的有关信息。当激光雷达用于导航时,普遍采用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方法(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简称SLAM),在载体上通过对各种传感器数据进行采集和计算,实现对其自身位置、姿态的定位以及对场景地图的构建。
在采用激光雷达SLAM方法时,要求周围环境具有较为明显的结构特征,当特征稀疏时会影响SLAM效果。本发明中涉及的单面结构环境,指的是仅有光滑的一个墙面的环境,属于特征稀疏环境。四旋翼飞行器在执行贴墙飞行任务时,激光雷达所探测的环境有时会出现单面结构环境,此时通过传统的激光雷达SLAM方法得到的导航精度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单面结构环境下的动力学模型/激光雷达组合导航方法,能够在单面结构环境下,完成基于激光雷达的四旋翼飞行器姿态、速度、位置的解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单面结构环境下的动力学模型/激光雷达组合导航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周期读取k时刻四旋翼飞行器机载传感器信息,包括激光雷达点云信息S(k),陀螺仪信息加速度计信息气压高度计信息hb(k);
(2)利用S(k)提取k时刻单面结构环境的线特征;
(3)计算k时刻四旋翼飞行器相对于单面结构环境的相对距离、相对偏航角;
(4)预测k时刻四旋翼飞行器的姿态四元数、速度、位置;
(5)通过卡尔曼滤波器,结合四旋翼飞行器的阻力特性,对k时刻的姿态四元数、速度、位置进行校正;其中,机体系的X、Y、Z轴分别为飞行器的机头方向、右向、下向,激光雷达与机体系相固连,导航系的Z轴竖直向下,X轴垂直指向单面结构,Y轴根据右手定则确定,导航系原点为初始时刻机体系原点的位置。
优选的,步骤(2)中,提取k时刻单面结构环境的线特征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21)计算S(k)中激光点投影至飞行器所在水平面的二维坐标:
记pi为S(k)的第i个激光点(i=1,2,…,N0),N0为S(k)中激光点的数量,和为pi在机体系中的坐标,记θ(k-1)和φ(k-1)分别为飞行器在k-1时刻的俯仰角和横滚角,pi投影至飞行器所在水平面的二维坐标和根据下式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140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