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车围结构综合导热系数测量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213490.1 | 申请日: | 2018-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42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 发明(设计)人: | 吕鸿斌;陈江平;施骏业;刘金伟;陈博;潘洪迪;陈其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节能环保研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王美华 |
| 地址: | 2133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结构 综合 导热 系数 测量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车围结构综合导热系数的测量装置和方法,包括汽车环模舱、汽车、热电偶、电加热器、变压器、安捷伦、光照计、风机、风速仪、T型插键、多功能汽车应急启动宝、计算机和鼓风机。该方法将车置于汽车环模舱中,利用电加热器对车体内部进行加热,车与环境达到热平衡的时候,由电加热器功率和汽车内外温差,从而标定车围结构的综合导热系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是一种空调系统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汽车车围结构综合导热系数测量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是汽车的必备部件,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的舒适性,对温湿度要求都由汽车空调满足。在设计汽车空调的过程中,需要对整车热负荷进行标定,以确定相应的压缩机功率,换热器类型等。整车热负荷标定系列实验一般包括车围结构热负荷标定实验,太阳辐射热负荷标定实验和新风负荷标定实验。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当车与环境达到热平衡的时候,标定车围结构综合导热系数,为后面的太阳辐射热负荷标定和新风负荷标定作铺垫,并完成整车热负荷标定的一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汽车整车热负荷标定,提出一种车围结构的综合导热系数测量装置和标定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车围结构综合导热系数的测量装置,包括:汽车环模舱、汽车、热电偶、电加热器、电功率计、变压器、安捷伦信号采集器、光照计、风机、风速仪、T型插键、多功能汽车应急启动宝、计算机和鼓风机。将汽车置于汽车环模舱中,为避免开发动机产生多余热负荷造成干扰,所以关闭发动机,测量过程中仪表盘和鼓风机需要电瓶供电,因此长时间测量需要多功能汽车应急启动宝以防汽车电瓶亏电。测量过程中所有的电线和热电偶都需要经过车门的密封条再引出来以减少漏风。热电偶布点于车内及车外相应位置,具体测点布置如下:环境温度测点、透射前挡风玻璃后的辐射强度测点、进出风口测点、前排脚部温度测点、后排脚部温度测点、前排脸部温度测点、后排脸部温度测点;测点数据通过安捷伦采集信号输送至计算机,测量过程中风机开启模拟车速,打开环模舱等待环境温度稳定后开通电加热器,待车内外温度稳定,记录实验数据,完成测量。计算机中通过以下原理计算得到结果。
在不同的迎面风速下,在温度稳定的环境中使用电加热对车体内部进行加热,温度稳定后,记录车内平均温度、环境温度和加热功率即可计算车体围护结构导热系数:
其中,K(u)—车体综合导热系数,跟迎面风速有关,W/K;
Qheating一为电加热功率,W;
Qamb一为电加热功率,W;
ΔT--车内均温与环境温度温差,K;
u—迎面风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汽车环模舱、2-汽车、3-热电偶、4-电加热器、5-电功率计、6-变压器、7-安捷伦信号采集器、8-光照计、9-风机、10-风速仪、11-T型插键、12-多功能汽车应急启动宝、13-计算机(13)、14-鼓风机、15-存储模块、16-运算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节能环保研究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节能环保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134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