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豆异黄酮苷元微胶囊技术及其酸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212699.6 申请日: 2018-03-15
公开(公告)号: CN108419836A 公开(公告)日: 2018-08-21
发明(设计)人: 张晓南;班清风;谢凤英;李志如 申请(专利权)人: 东北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A23C9/13 分类号: A23C9/13;A23P10/3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50030 黑龙***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苷元 酸奶制备 微胶囊技术 微胶囊化 均质 吸收率 大豆异黄酮 异黄酮苷元 低温杀菌 干燥粉体 缓慢释放 胶囊壁材 新型产品 营养成份 有机溶剂 酸奶 微胶囊 粉体 后熟 异味 制备 增高 发酵 溶解 体内
【说明书】:

一种大豆异黄酮苷元微胶囊技术及其酸奶制备方法,包括:1.大豆异黄酮苷元粉微胶囊化过程和酸奶制备的过程。其中大豆异黄酮苷元粉微胶囊化制备步骤如下:首先将异黄酮苷元溶解在有机溶剂中、混制成的溶液缓慢释放到转速6000~15000r/min的胶囊壁材溶液中,进行一定压力的均质后干燥收集粉体。2.将干燥粉体混合一定比例的糖成为溶液,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均质,低温杀菌10min,发酵一定时间,在一定温度下后熟成为大豆异黄酮苷元的微胶囊的酸奶。本方法制成的新型产品具有多种营养成份,可以很好消除大豆异黄酮异味,同时使得各营养在体内吸收率增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大豆异黄酮苷元微胶囊技术及其酸奶的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经过包埋后的大豆异黄酮小分子作为酸奶原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大豆异黄酮是双子叶植物大豆生长中形成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由于具有哺乳动物雌激素类似的结构,故被称之为植物雌激素。其具有改善皮肤质量,延缓衰老,缓解更年期综合症、以及预防、改善骨质疏松,预防癌症,预防心血管疾病,预防早老性痴呆症,降低胆固醇,调节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能而作为功能性因子被消费者所接受。本专利针对大豆异黄酮制品生物利用率普遍较低这一问题,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将大豆异黄酮溶解到胶囊壁材溶液中制成微胶囊颗粒,可以在保持大豆的有效成分和消除原料大豆不良风味的同时,使大豆异黄酮颗粒水溶性大大提升,有利于机体的吸收。经过包埋后的大豆异黄酮苷元成分更稳定,产品质量更高,可以在食品、医药、保健品等多行业中得到更广泛的推广与应用;可延长其保存时间;便于存储和运输,本产品有利于开拓大豆功能食品市场,提高了大豆制品的附加值,为大豆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益生菌具有多种功能,如:增强人体免疫力、抑制有害菌在肠内的繁殖并减少毒素、促进肠道蠕动,促进肠道消化系统健康等作用。人体肠道内益生菌的比例越高,微生态环境就越好;肠道的健康不仅体现在消化吸收良好、大便正常和不易感染肠道疾病;对全身而言,充足的、有活力的益生菌通过体内代谢而减少肝脏负担。

ABY-8直投式发酵剂高温型乳酸菌种,由嗜酸乳杆菌LA-5TM,双歧杆菌BB-12TM,嗜热链球菌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所组成的冷冻干燥型酸奶菌种。本菌种中的益生菌菌株都有长期安全食用的历史。可用来生产具有高组织结构,中等/温和风味以及弱的后酸化发酵奶产品。适合用来生产以下类型的发酵酸奶产品:搅拌型、凝固型、饮用型。存储条件:冷冻干燥型的菌种应在-18℃(0°F)或更低的温度下储存。保质期:如果菌种储存在-18℃(0°F)或以下,货架期至少为24个月,在+5℃(41°F)储存条件下的货架期至少为6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大豆异黄酮苷元微胶囊技术及其酸奶的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经过包埋后的大豆异黄酮小分子作为酸奶原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豆异黄酮苷元微胶囊技术及其酸奶制备方法,包含两个过程:

(1)配置50~300mg/ml的大豆异黄酮苷元溶液、将该溶液缓慢释放到转速为6000r/min~15000r/min转速浓度为50~200mg/ml的胶囊壁材溶液中搅拌一定的时间,两相溶液混合后进行一定压力的均质;喷雾干燥制得微胶囊化大豆异黄酮苷元粉体。

(2)将步骤(1)制备酸奶过程:先将原料奶混合一定比例异黄酮苷元粉体及糖分;在温度40~80℃范围内下进行20~40Mpa范围压力的均质,然后通过低温杀菌一段时间,最后降温添加发酵剂,在发酵一定时间,一定温度下后熟而成富含大豆异黄酮苷元的微胶囊的酸奶。

步骤(1)中,所述的大豆异黄酮苷元溶液为无水乙醇、浓度为150mg/ml。

步骤(1)中,所述的胶囊壁材为环糊精溶液、溶液的配置浓度为90mg/ml。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126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