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环境持久性自由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11958.3 | 申请日: | 2018-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8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张瑛;郭溪;周集体;王东洲;杨瑞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72 | 分类号: | C02F1/72;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温福雪;侯明远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自由基材料 持久性 无机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步骤 有机污染物 材料通过 二氧化硅 邻苯二酚 温度条件 氧化铜 氧热解 质量比 降解 粒径 自旋 转化 应用 | ||
1.一种新型环境持久性自由基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环境持久性自由基材料是400℃温度条件下通过限氧热解负载在基体氧化铜CuO/二氧化硅SiO2表面上的邻苯二酚CT制备得到EPFRs:CT与基体CuO/SiO2质量比为0.032,EPFRs粒径不大于100μm,g因子大于2.0040,自旋浓度在0.5*1016spins·L-1~1.5*1016spins·L-1之间。
2.一种新型环境持久性自由基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CuO/SiO2基体的制备:配制0.05~1.0mM的Cu(NO3)2的甲醇溶液;加入到颗粒SiO2中,Cu(NO3)2溶液与SiO2的体积质量配比为10ml:1g,超声去氧处理;搅拌均匀,于室温下吸附平衡;先干燥,再在450℃温度条件下煅烧3h,然后自然降温;冷却至室温后,制成CuO/SiO2基体颗粒;
(2)EPFRs的制备:将邻苯二酚CT的甲醇溶液加入到步骤(1)中得到的CuO/SiO2基体颗粒中,控制CT与CuO/SiO2基体的质量比为0.032;搅拌均匀后置于摇床震荡,充分反应后,得到表面富含CT的基体颗粒;干燥,锡箔封口,,400℃下封闭体系热解2h,使邻苯二酚CT转化成表面结合的EPFR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1195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