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210885.6 | 申请日: | 2018-03-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32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 发明(设计)人: | 宋文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43 | 分类号: | G02F1/1343;G02F1/0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郭润湘 |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 面板 驱动 方法 显示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多个像素单元;其中,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光子晶体调光结构。本发明通过在像素单元设置光子晶体调光结构,通过控制光子晶体调光结构,来实现使得各像素单元出射需要的出光强度,这样可以采用光子晶体调光结构代替现有技术中液晶层的设置,从而不会出现由于液晶分子长时间保持同一偏转,导致无法恢复,而造成残影现象,进而导致画面显示不良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如今,显示产品大多利用背光系统作为显示影像所需的光源,如液晶显示器、数字相框、电子书阅读器、移动终端、车用显示屏幕及立体显示器等。
其中,作为一种显示设备的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已经成为平板显示领域的主流。LCD显示器是通过两片导电玻璃形成的电场驱动其间的液晶分子翻转来实现显示的,但是由于液晶分子长时间保持同一偏转,导致无法恢复,这样就会造成残影现象,导致画面显示不良。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液晶分子长时间保持同一偏转,导致无法恢复,而造成残影现象,进而导致画面显示不良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多个像素单元;其中,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光子晶体调光结构。
较佳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中,每一所述像素单元还包括多个不同颜色的子像素,每一所述子像素包括对应的光色表现结构,各所述光色表现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光子晶体调光结构之间;所述光子晶体调光结构包括位于所述光色表现结构上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光子晶体膜层和第二电极层;其中,所述光子晶体膜层的材料为压电材料,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或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相互独立设置的子电极。
较佳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中,所述压电材料为钛酸钡、锆钛酸铅、偏铌酸铅或铌酸铅钡锂。
较佳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中,所述光色表现结构为彩色滤光片。
较佳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中,所述光子晶体膜层包括与各所述子像素一一对应的光子晶体谐振腔。
较佳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中,每一所述像素单元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所述光子晶体谐振腔包括与所述红色子像素对应的红光光子晶体谐振腔、与所述绿色子像素对应的绿光光子晶体谐振腔和与所述蓝色子像素对应的蓝光光子晶体谐振腔。
较佳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中,所述光子晶体谐振腔的腔长为与其相对应的所述子像素出射光波长的整数倍。
较佳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中,所述光子晶体谐振腔为环形光子晶体谐振腔。
较佳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背光源,所述背光源位于所述第一基板背离所述像素单元的一侧。
较佳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相互独立、且与各所述子像素一一对应的第一子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相互独立、且与各所述子像素一一对应的第二子电极。
较佳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相互独立、且与各所述子像素一一对应的第一子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层为面状电极。
较佳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相互独立、且与各所述子像素一一对应的第二子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层为面状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108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