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采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08848.1 | 申请日: | 201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89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许淑惠;张瑞达;袁欣然;徐荣吉;王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4 | 分类号: | G01N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黄晓军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采样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体采样系统。该系统包括:直流电源(1)、电磁继电器(2)、数据采集卡(3)、控制器(4)和气体采集装置(5);控制器(4)与数据采集卡(3)进行电路连接,通过向数据采集卡(3)发送控制命令控制数据采集卡(3)的开启和停止;数据采集卡(3)与电磁继电器(2)电路连接,控制电磁继电器(2)的开关和换向;所述电磁继电器(2)控制电磁缸(11)的通电断电;气体采集装置(5)通过电磁缸(11)的通电断电控制助推杆(9)进行推拉动作,助推杆(9)推动注射器(6)进行气体采样操作。本发明提供的气体采样系统布置灵活,可同时进行多个位置的气体采样,该装置简化了动作装置和整体结构,经济性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采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体采样系统。
背景技术
地下综合管廊的天然气管道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可燃气体泄漏事故。为了应对泄漏情况的发生,做出及时有效的预警,需要对天然气报警浓度设定值(上限值)、紧急切断浓度设定值、天然气探测器布设距离以及通风次数等参数进行实验测试,确定其有效性、经济性,并进行相应调整。在实验中,为了测定气体泄漏后管廊内的气体浓度,需要在多个时间点,同时对管廊多个不同位置的气体进行采样。需要针对地下综合管廊燃气管道泄漏扩散及应急响应实验台,设计一种气体采样系统。
实用新型专利CN200952977Y公开了一种自动气体采样器,可根据需要设置多个采样通道。该自动气体采样器包括一个底座、一套采样装置、一套定位装置、一套动作机构、一套承托装置、一套控制装置以及一个电源。当装置开始采气后,由控制装置自动控制导向盘和导向臂动作,分别将样品盘和针头座移动到指定位置,使得针头座和注射头对准样品瓶并进行采样。采气时间到后,控制装置进行自动退针,将注射头从样品瓶中拔出,瓶子回位,并关闭电磁阀、打气泵、采气泵等装置的气路,完成整个采样过程。但该自动气体采样器的结构复杂,实际应用所需的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体采样系统,以实现有效地进行气体采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体采样系统,包括:直流电源(1)、电磁继电器(2)、数据采集卡(3)、控制器(4)和气体采集装置(5);
所述控制器(4),用于与数据采集卡(3)进行电路连接,通过向数据采集卡(3)发送控制命令控制数据采集卡(3)的开启和停止;
所述数据采集卡(3),用于与电磁继电器(2)电路连接,控制电磁继电器(2)的开关和换向;
所述电磁继电器(2),用于与气体采集装置(5)中的电磁缸(11)电路连接,控制电磁缸(11)的通电断电;
所述的气体采集装置(5),用于通过电磁缸(11)的通电断电控制助推杆(9)进行推拉动作,所述助推杆(9)推动注射器(6)进行气体采样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采集装置(5)的底座(14)的四个面上各有一条凹槽,利用所述凹槽将底座(14)固定,固定支架(12)的底部通过螺丝固定在底座(14)上,电磁缸(11)再通过螺丝与固定支架(12)连接,助推杆(9)、助推杆套筒(10)与电磁缸(11)连接,形成动作机构,塑料固定套筒(8)套装在助推杆(9)上,用来卡住注射器(6)的活塞芯杆,注射器支架(7)通过螺丝固定在底座(14)上,注射器支架(7)支撑注射器(6)。
进一步地,所述注射器支架(7)的上部设置凹槽a,凹槽a的宽度尺寸与注射器(6)的针筒外径相匹配,所述注射器支架(7)通过沉孔c与沉头螺钉固定在底座(14)上。
进一步地,所述注射器支架(7)还设置了凹槽b,凹槽b的宽度与注射器(6)的注射器针筒法兰边(16)的厚度相匹配,注射器(6)的针筒卡在凹槽b上,后端的注射器活塞拉手(17)自如拉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筑大学,未经北京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88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