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选择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208846.2 | 申请日: | 2018-03-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10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 发明(设计)人: | 陈桂芬;李安超;王义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W40/04 | 分类号: | H04W40/04;H04W40/10;H04W40/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戈 |
| 地址: | 130000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传感器 网络 路由 选择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选择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判断当前轮数是奇数轮还是偶数轮,在奇数轮中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所有节点节选副簇首和主簇首,在偶数轮中,根据现有的簇群,主簇首和副簇首在簇群内选择出,减小了节点因入簇选择所消耗的能量,并且在副簇首节点和主簇首节点选择过程中,由传统的根据单一能量选取改为根据能量和节点位置选取,提高了选取的精度,并且采取双簇首机制,提高了系统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传感器网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选择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wireless sensor networks)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的大量微型、低功耗的传感器节点根据路由协议自组织形成的网络。由于传感器节点体积微小、处理能力与携带能量有限,研究合理高效的路由算法显得极为重要。合理的路由算法能有效的延长网络生命周期,提高网络能量效率。路由算法可以根据拓扑结构的类型分为平面型与分簇型路由算法。相比于平面型算法,分簇型路由算法可拓展性强,网络性能优异,更适用于大规模网络。
分簇型路由算法中靠近基站的簇首同时执行接收、融合和传输数据任务,网络负担重,很容易因能量耗尽而失效。这一现象被称为“能量热区”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Soro等人经过研究,提出了非均匀分簇的思想。李成法等人提出了一种非均匀分簇算法EEUC(Energy-Efficient Uneven Clustering,EEUC),对解决“能量热区”问题十分有效。
EEUC算法是李成法等人为解决“能量热区”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非均匀分簇路由方案。该算法通过设立非均匀的竞争半径公式,使靠近基站的簇规模变小,从而均衡网络能量消耗,延长生命周期。整体算法分为簇首竞争阶段和簇间多跳阶段。算法实现原理如下:
(1)簇的竞争阶段:
首先每个节点产生0到1的随机数,当该随机数小于预先设定的阈值,则该节点担任簇首,同时若某一节点成功竞选簇首,则在它竞争半径内的所有待选节点退出竞争。竞争半径公式如下式:
其中dmax与dmin分别为网络中节点距离基站的最大、最小距离,d(si,BS)代表当前节点距离基站的距离,Rcmax为最大竞争半径,c为待定系数,通过c的设定,可以使竞争半径的取值在一定范围内调节。
簇首节点确立后,便会向邻居节点广播入簇消息,非簇首节点收到此消息时,根据收到消息信号的强弱,选择最强信号的簇首节点加入。
(2)簇间多跳阶段:
在簇间多跳阶段,簇首选择使能量开销指标最小的节点作为其中继节点。能量开销指标公式如下式:
Erelay=d2(si,sj)+d2(sj,BS)
通过不断的选取下一跳节点,最终将数据传送给基站。
但是EEUC算法随机选取簇首,没有充分考虑节点的剩余能量和位置因素,很容易导致低能量节点当选簇首,从而加速网络的死亡。在簇间多跳阶段,仅以距离作为中继节点的评价标准,很容易产生局部最优整体较差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选择方法及系统,为了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持续时间和整体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选择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理工大学,未经长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88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