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奥氏体不锈钢离子辐照后铁素体转变量的磁性无损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08174.5 | 申请日: | 201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30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徐超亮;刘向兵;薛飞;钱王洁;李远飞;林芳;安英辉;王春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岭东核电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44 | 分类号: | G01N1/44;G01N27/85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陈婷婷 |
地址: | 2150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奥氏体 不锈钢 离子 辐照 后铁素体 转变 磁性 无损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奥氏体不锈钢离子辐照后铁素体转变量的磁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初始状态的奥氏体不锈钢加工制作成厚度为L0的圆片并将其置于真空环境中进行固溶处理;
(2)对步骤(1)得到的圆片进行磁性测量,获得未辐照奥氏体不锈钢的磁滞回线,定义为第一M-H曲线;
(3)对步骤(1)得到的圆片进行离子辐照试验,根据辐照参数与不锈钢样品参数,计算获得辐照损伤区域的等效厚度L1;
(4)对步骤(3)中辐照后的圆片进行磁性测量,获得辐照后奥氏体不锈钢的磁滞回线,定义为第二M-H曲线;
(5)将所述第二M-H曲线扣除未辐照奥氏体不锈钢对所述第一M-H曲线的贡献得到第三M-H曲线,通过所述第三M-H曲线获得辐照后奥氏体不锈钢圆片的饱和磁化强度Ms;
(6)采用式计算获得圆片中辐照损伤部分的饱和磁化强度Mst;
(7)采用式计算获得离子辐照后奥氏体不锈钢中的铁素体转变量Ft,其中,Fs为奥氏体不锈钢铁素体量饱和值;
所述步骤(3)中,首先通过蒙特卡罗模拟计算方法获得奥氏体不锈钢的离子辐照损伤分布随离子注入深度的变化曲线,再以峰值损伤值的1/e为边界,计算获得辐照损伤区域的等效厚度L1,其中,e为自然常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奥氏体不锈钢离子辐照后铁素体转变量的磁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在所述第三M-H曲线饱和区域做水平切线,该水平切线与纵轴的截距即为辐照后奥氏体不锈钢圆片的饱和磁化强度M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奥氏体不锈钢离子辐照后铁素体转变量的磁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圆片进行固溶处理时,真空度Pv≤1×10-4Pa,热处理温度T=1060±10℃,热处理时间t=1.5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奥氏体不锈钢离子辐照后铁素体转变量的磁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L0<3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奥氏体不锈钢离子辐照后铁素体转变量的磁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圆片的直径为3mm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奥氏体不锈钢离子辐照后铁素体转变量的磁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辐照参数包括离子种类和离子能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奥氏体不锈钢离子辐照后铁素体转变量的磁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不锈钢样品参数为Fe、Cr、Ni的原子百分含量与Fe、Cr、Ni原子在晶格中的离位阈能Ed,其中,Ed=40eV。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奥氏体不锈钢离子辐照后铁素体转变量的磁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和所述步骤(4)中进行磁性测量时,外加磁场H均≥3000Oe。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奥氏体不锈钢离子辐照后铁素体转变量的磁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步骤(1)中的所述奥氏体不锈钢为304不锈钢,所述Fs=153emu/g;当所述步骤(1)中的所述奥氏体不锈钢为316不锈钢,所述Fs=127emu/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岭东核电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岭东核电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817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