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磁相吸聚合的可回收火箭助推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07618.3 | 申请日: | 201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4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万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凯石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B15/00 | 分类号: | F42B1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洪玲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助推器 聚合 火箭助推器 分离装置 火箭本体 模块组成 可回收 相吸 半圆柱状 磁极方向 电流方向 多次利用 聚合步骤 控制过程 模块接触 平面接触 可重复 排斥力 减小 失败 污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相吸聚合的可回收火箭助推器,包括火箭本体和连接在火箭本体下端的主助推器和辅助助推器,主助推器由两个呈半圆柱状的主助推器模块组成,辅助助推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辅助助推器模块组成,相邻主助推器模块或相邻辅助助推器模块之间均通过平面接触连接,且在平面上设有电磁聚合分离装置。本发明在相邻助推器模块接触平面上设有电磁聚合分离装置,只需通过控制相应电流方向,改变其中一个磁极方向,使其之间产生吸引力或排斥力,实现了助推器模块的聚合和分离。结构和控制过程均简单快捷,且稳定性好,基本不会出现分离失败的情况;另外,可重复的进行分离/聚合步骤,多次利用,减小了成本和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箭助推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相吸聚合的可回收火箭助推器。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201710383603.8(申请日:2017年05月26日)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可回收的辅助助推器,该辅助助推器至少由两组或两组以上的辅助助推模块构成,这些辅助助推模块分别挂接在火箭主助推器本体四周,并围绕成一个空心圆柱体状的辅助助推器。在助推完成后,各部分辅助助推模块相互分离,并在可折叠飞行翼、平衡传感器和飞行自动控制系统的协同作用下平稳滑翔降落,实现了助推器的回收再利用。
但是,其没有公开的各部分辅助助推模块之间连接方式以及自动分离的方式问题。同样,申请号为201710383636.2(申请日:2017年05月26日)的专利文献中也没有公开相应的技术手段,也就是都默认使用了现有技术。
然而,传统现有技术中的火箭助推器之间的连接及分离方式都存在诸多缺陷。例如,公开号为CN107585329A的发明专利文献中介绍了一种运载火箭线式捆绑分离装置,其中,火箭助推器是通过线式捆绑连接和膨胀管膨胀分离的方式。这种结构过于复杂,不适合作为火箭卫星上的连接设备;同时其采用膨胀管膨胀分离、分离板断裂的方式实现分离,膨胀和断裂效果的控制具有不稳定性,容易出现分离失败的情况;另外,捆绑分离装置在使用一次后就不能再次使用,具有不可逆性,这也导致成本较高;并且,爆炸膨胀会制造多种污染物,影响太空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磁相吸聚合的可回收火箭助推器,其解决了传统助推器连接、分离方式存在的缺陷,并提供了改进的地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磁相吸聚合的可回收火箭助推器,包括火箭本体和连接在火箭本体下端的主助推器和辅助助推器,所述主助推器由两个呈半圆柱状的主助推器模块组成,所述辅助助推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辅助助推器模块组成,相邻主助推器模块或相邻辅助助推器模块之间均通过平面接触连接,且在所述平面上设有电磁聚合分离装置。
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所述平面上开有若干个槽体,所述电磁聚合分离装置包括设置在槽体内的铁芯和电源,所述铁芯上缠绕有导线,所述导线的两端与电源连通,所述电源连接有电控系统,所述电控系统设在主助推器模块或辅助助推器模块内部。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铁芯有四根,位于平面上一边各两根,且位于平面同一边的两根铁芯通过同一根导线缠绕后串接。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线在位于平面同一边的两根铁芯上的缠绕方向相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相邻助推器模块接触平面上设有电磁聚合分离装置,只需通过控制相应电流方向,改变其中一个磁极方向,使其之间产生吸引力或排斥力,实现了助推器模块的聚合和分离。结构和控制过程均简单快捷,且稳定性好,基本不会出现分离失败的情况;另外,可重复的进行分离/聚合步骤,多次利用,减小了成本和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火箭本体上各个助推器聚合后的状态图;
图2为主助推器模块分离后的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凯石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凯石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76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跨音速线膛火炮充液森林灭火弹
- 下一篇:回转体中心线引出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