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认知混合双工网络的中继选择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06251.3 | 申请日: | 201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33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占军;李召义;胡腾;陈前斌;刘红霞;曹海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40/22 | 分类号: | H04W40/22;H04W28/06;H04W24/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 代理人: | 刘小红;陈栋梁 |
地址: | 400065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认知 混合 双工 网络 中继 选择 方法 | ||
1.一种应用于认知混合双工网络的中继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当基站与目的终端的通信发生中断时,基站广播发送中继请求消息;
2)、候选中继终端Rk接收到基站的中继请求消息后,在每个候选中继终端Rk处调用信道估计模块计算本终端到目的终端的信道状态参量将预设的信噪比的阈值γ0和带入信干噪比公式中求得候选中继终端到目的终端通信所需的最小发射功率并与候选中继终端Rk的最大发射功率相比较;
3)、基站接收并读取候选中继终端Rk发送来的反馈信息,包括候选中继终端到目的终端的信道状态参量全双工中继模式时候选中继终端Rk处的自干扰信道状态参量和候选中继终端Rk到主用户接收终端PUR的信道状态参量然后调用信道估计模块计算基站到此候选中继终端Rk的信道状态参量将和预设的信干噪比阈值γ0带入全双工中继模式时候选中继终端Rk处接收信干噪比的公式中,求得全双工中继模式时基站完成到候选中继终端Rk通信所需的最小发射功率将与基站的最大发射功率相比较;接收信干噪比公式即为S到Rk的信干噪比公式,表示如下:
4)、调用信道估计模块计算基站到PUR的信道状态参量将与之前读取的代入到全双工中继模式时认知用户终端对主用户终端造成的干扰的公式中,求得认知用户对主用户造成的干扰I全,将I全和预设的干扰温度I相比较;
5)、通过设定合适的时间定时触发,在基站处检测集合F是否为空集合;
6)、在基站处将和γ0带入半双工中继模式时Rk处接收信干噪比的公式中,求得半双工时基站完成到Rk通信所需的最小发射功率将与基站的最大发射功率相比较;半双工中继模式时Rk处接收信干噪比的公式即为半双工需要满足的条件
7)、将代入基站对主用户接收终端造成的干扰公式中求得I半-基站,将代入Rk对主用户接收终端造成的干扰公式中求得比较I半-基站、和I的大小;
8)、设定合适的时间完成定时触发,针对H中的每个Rk,分别比较其I半-基站,并将其中较大的值加入到集合M中,再从M中取最小值即可选择出半双工中继模式时对主用户终端干扰最小的中继终端进行通信,
H表示半双工候选中继节点的集合,F表示全双工候选中继节点的集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认知混合双工网络的中继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最小发射功率与候选中继终端Rk的最大发射功率相比较具体包括:
2.1若小于则在Rk处构建反馈信息并发送至基站,此反馈信息包括候选中继终端到目的终端的信道状态参量Rk最小的最小发射功率全双工中继模式时Rk处的自干扰信道状态参量Rk到主用户接收终端PUR的信道状态参量
2.2若大于则忽略此消息,不进行任何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认知混合双工网络的中继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将与基站的最大发射功率相比较具体包括:
3.1若小于则跳至步骤4);
3.2若大于则忽略此消息,不进行任何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认知混合双工网络的中继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将I全和预设的干扰温度I相比较,具体包括:
4.1若I全小于I,则将此Rk加入到全双工候选中继集合F中;
4.2若I全大于I,则不进行任何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625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