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稳态三维结冰数值模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06121.X | 申请日: | 201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02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芬;刘振侠;胡剑平;吕亚国;刘振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20;G06F111/10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 | 杨凤娟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态 三维 结冰 数值 模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稳态三维结冰数值模拟方法,属于飞机飞行安全设计领域。采用N‑S方程计算空气场、拉格朗日法计算水滴的运动轨迹,根据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计算结冰量和溢流水量,溢流水的流动方向及不同方向的流量分配由当地空气的速度矢量、当前单元和相邻单元的位置矢量计算得到。采用非稳态计算方法,每个时间步内,结冰计算从滞止单元组开始,对其中的每个网格单元进行热力平衡计算,得到结冰量、溢流水量以及溢流水流向的下一个网格单元编号,计算按照溢流水的流动方向向后推进,直到遍历结冰表面所有的网格单元,之后进入下一时间步的计算。通过算例与现有技术进行对比,证明本发明提出的非稳态三维结冰数值模拟方法是有效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机飞行安全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非稳态三维结冰数值模拟方法。
背景技术
结冰严重威胁着飞机的飞行安全。对结冰问题的研究可以采用实验和计算这样两种方式。结冰实验所用的冰风洞造价及运行费用高昂,并且我国目前投入使用的冰风洞都是小型冰风洞,受其尺寸限制,某些工况是无法实验的,因此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结冰问题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障碍。而随着数值计算方法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值模拟越来越成为结冰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数值模拟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较快的速度对所研究问题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国外对结冰的数值模拟发展较早,并且已经具有一些较为成熟的计算软件。国内近年来对结冰的数值模拟也逐渐增多,二维结冰计算研究开展较全面,三维结冰计算也逐渐展开,三维结冰计算中存在三个显著的难点:滞止单元的确定、溢流水的流向和结冰表面网格遍历。另外目前的三维结冰计算是按准定常方法进行,往往将结冰过程作为一个时间步,这与真实结冰过程有一定差别,导致了明冰、混合冰的计算结果往往与实验误差较大。
发明内容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非稳态三维结冰的计算方法,能够更加真实地描述结冰过程,得到结冰冰形。
具体的,所述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1确定计算时间;
步骤2开始外循环,搜索当前计算单元组,首次计算时为滞止单元组;
步骤3开始内循环,在计算单元组内确定当前计算单元;
步骤4设定当前计算单元平衡温度;
步骤5计算当前计算单元的结冰量、溢流水量、平衡温度、冻结系数;
步骤6对当前计算单元进行结冰热力学计算,判断是否达到热力平衡;如果达到热力平衡,则进入步骤7,否则返回步骤4;
步骤7搜索溢流水将要流向的单元编号,计算流入水量及水温;
步骤8判断是否遍历当前计算单元组中所有单元,如果判断为是,结束内循环,进入步骤9,否则返回步骤3,进行下一次内循环;
步骤9判断是否遍历结冰表面所有网格单元,如果判断为是,结束外循环,进入步骤10,否则返回步骤2,进行下一次外循环并以步骤7搜索到的单元编号作为当前计算单元组。
步骤10判断是否达到设定的时间,如果判断为是,完成计算,否则返回步骤1开启下一时间步计算。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中结冰表面网格的遍历是由内循环和外循环构成,外循环将计算单元组从前向后推进,内循环是完成计算单元组内网格的遍历。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中滞止单元的确定方法为,根据单元的法向量与撞击速度矢量的夹角,如果小于某个数值,则该单元为滞止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中步骤7溢流水将要流向的单元的确定方法为,以当前单元的中心点与相邻单元的中心点形成矢量,点乘空气的速度矢量,获得两个矢量之间的夹角,如果夹角小于90度,则判定溢流水会流向该相邻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61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