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再生建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04557.5 | 申请日: | 201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9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徐仙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择浚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18/16;C08H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0 | 代理人: | 武金花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再生建筑材料 制备 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技术领域 硅酸铝纤维棉 环境友好型 矿物掺和料 短缺问题 高炉矿渣 集中处理 建筑垃圾 资源再生 松花 交联剂 水泥膏 增稠剂 阻燃剂 石粉 粘土 生态平衡 废弃物 缓解 | ||
1.一种可再生建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再生建筑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水泥膏21-41份、建筑垃圾3-14份、粘土2-13份、高炉矿渣4-13份、硅酸铝纤维棉2-13份、松花石粉11-17份、矿物掺和料2-9份、交联剂1.1-2.5份、增稠剂0.7-2.3份、阻燃剂0.5-1.1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再生建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再生建筑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水泥膏21-31份、建筑垃圾6-14份、粘土5-13份、高炉矿渣4-8份、硅酸铝纤维棉5-13份、松花石粉11-13份、矿物掺和料3-9份、交联剂1.1-2.1份、增稠剂0.7-2.0份、阻燃剂0.6-1.1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再生建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再生建筑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水泥膏25份、建筑垃圾9份、粘土7份、高炉矿渣6份、硅酸铝纤维棉6份、松花石粉12份、矿物掺和料5份、交联剂1.4份、增稠剂0.9份、阻燃剂0.7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再生建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剂为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或者三氧化二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再生建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一、将间苯二酚溶解于乙醇,配置成乙醇溶液,在乙醇溶液中间苯二酚的浓度为40-45%;
步骤二、将苯酚加热熔融后与所述步骤一的乙醇溶液混合搅拌,所述乙醇溶液与苯酚的质量比为1:11-14;
步骤三、将六次甲基四胺、腐植酸钠、木质素磺酸盐和还原剂混拌之后,加入苯酚与乙醇溶液的混合物进行反应即可,所述六次甲基四胺、腐植酸钠、木质素磺酸盐和还原剂的质量比为2-15:3-13:2-17:0.2-0.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再生建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剂为无水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或硫脲。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再生建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人工将建筑垃圾中的金属、木质材料和塑胶材料清除;
步骤2、将步骤1处理后的建筑垃圾通过粉碎机粉碎成粒径为12-18mm的颗粒,并进一步去除颗粒中的金属材料、塑胶材料和木质材料;
步骤3、将步骤2处理后的建筑垃圾与水泥膏、粘土、高炉矿渣、硅酸铝纤维棉、松花石粉、矿物掺和料混合,混合后加入适量水,并投入反应釜中加热,温度达到90以上时持续加热1-2h,加热完毕后冷却至室温;
步骤4、向所述步骤3产物中加入交联剂、增稠剂、阻燃剂,在常温下条件下进行搅拌混合,搅拌时间为22-30min,搅拌速率为70-90r/min,搅拌完成后静置12-20h,得到混合物料;
步骤5:将步骤4中的混合物料置于模具成型机成型,烘干,脱模后即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再生建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的烘干温度为70-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择浚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择浚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455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