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液压支架有效推移行程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04095.7 | 申请日: | 201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53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谭超;刘婷;王忠宾;满溢桥;孙君令;武子清;万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21/02 | 分类号: | G01B21/02;E21D23/26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 32205 | 代理人: | 张旭 |
地址: | 221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支架 推移千斤顶 油压 刮板输送机 压力传感器 推移行程 活塞杆 伸出量 位移传感器 实时检测 空行程 中部槽 种检测 突变 煤矿开采 活塞杆表面 煤层顶板 支护 过渡时 位移量 后腔 减去 油孔 施加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液压支架有效推移行程的方法,在推移千斤顶的后腔油孔处安装压力传感器,在推移千斤顶的活塞杆表面安装位移传感器;整个推溜过程中压力传感器实时检测的油压值,同时位移传感器实时检测的活塞杆伸出量;由于推移千斤顶在空行程段施加的推力与推移千斤顶接触刮板输送机中部槽后有效推移行程段的推力相差较大,两者过渡时油压值会发生突变,因此根据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发生突变油压值所对应的活塞杆伸出量即可得出空行程段的距离,然后活塞杆总伸出量减去空行程段的距离即可得出液压支架对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的有效推溜位移量。本发明能使液压支架推溜达到所需位置,保证了液压支架对煤层顶板支护和刮板输送机对后续的煤矿开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液压支架有效推推移行程的方法,属于煤矿开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采煤机在综采面割煤时,需要液压支架及时支护暴露的煤层顶板,液压支架的移架和推溜刮板输送机的过程是通过两者之间连接的推移千斤顶来实现。如图3所示,推移千斤顶和刮板输送机中部槽通过推移耳连接,在这个过程中推移千斤顶的推力加载到中部槽推移耳上,其受力面是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圆弧面。由于中部槽推移耳是长圆孔,以及推移千斤顶的连接销轴和销孔之间存在间隙,并且每次推溜时两者之间的间隙并不相同,因此当推移千斤顶在每次推溜时都会有一段距离不确定的空行程段。在这个空行程段中,仅是推移千斤顶在进行位移而刮板输送机中部槽并没有被推动,故推移千斤顶的推移距离与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的有效推移距离之间存在误差,因此无法有效的得出液压支架对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的有效推溜位移,从而导致推溜不到位影响液压支架对煤层顶板支护和刮板输送机对后续的煤矿开采。
另外虽然从电液控制系统应用于智能开采综采工作面之后,行业提出了依靠安装在液压支架推移油缸里的行程传感器作为判定依据,并由电液控制系统控制液压支架推移千斤顶动作推溜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然而,这种方法只能反映每个液压支架推移千斤顶中活塞杆的伸出量,其为推移千斤顶的推溜位移量,仍旧无法去除推移千斤顶推移过程中的空行程段,因此其并不是液压支架对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的有效推溜位移,与有效推溜位移误差仍然较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液压支架有效推推移行程的方法,根据推溜过程中压力变化情况,确定推移千斤顶的空行程段,从而可精确得出液压支架对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的有效推溜位移,使液压支架推溜达到所需位置,保证液压支架对煤层顶板支护和刮板输送机对后续的煤矿开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检测液压支架有效推移行程的方法,具体步骤为:
A、在推移千斤顶的后腔油孔处安装压力传感器,并将压力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
B、在推移千斤顶的活塞杆表面安装位移传感器,将位移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
C、在进行液压支架对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的推溜过程时,液压油从推移千斤顶的后腔油孔进入,并从推移千斤顶的前腔油孔排出回油,从而使推移千斤顶的活塞杆开始伸出,直至完成对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的推溜过程后停止液压油的注入;
D、在步骤C的整个推溜过程中压力传感器实时将检测的油压值反馈给计算机进行存储,同时位移传感器实时将检测的活塞杆伸出量反馈给计算机进行存储;
E、计算机将检测的油压值与检测的活塞杆伸出量进行二维图拟合,得出油压值与活塞杆伸出量的变化关系图;
F、由于推移千斤顶在空行程段施加的推力(即液压油的油压值)与推移千斤顶接触刮板输送机中部槽后有效推移行程段的推力相差较大,两者过渡时油压值会发生突变,因此根据步骤E得出的变化关系图并确定发生突变油压值所对应的此时活塞杆伸出量即得出空行程段的距离,进而通过活塞杆总伸出量减去空行程段的距离即可得出液压支架对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的有效推溜位移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40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簧在线弦长检测设备
- 下一篇:一种汽车半轴外径检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