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氧化石墨烯-纳米镍粒子修饰平面电极的POCT式COD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04030.2 | 申请日: | 201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50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松;张宝剑;唐美华;张之翼;冯艳;孙倩雯;石成成;黄招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G01N27/48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尹慧晶 |
地址: | 2118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氧化 石墨 纳米 粒子 修饰 平面 电极 poct cod 检测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基于氧化石墨烯-纳米镍粒子修饰平面电极的POCT式COD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氧化石墨烯-纳米镍粒子修饰的平面电极和薄层流通池,所述平面电极为全固态平面三电极,包括圆形的工作电极、逗号形的参比电极和弯月形的对电极,参比电极和对电极围绕在工作电极外,三电极的触脚与USB口四个触脚中的三个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氧化石墨烯-纳米镍粒子修饰平面电极的POCT式COD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石墨烯-纳米镍粒子修饰的平面电极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得的:
依次将纳米银浆、纳米银-氯化银浆、纳米碳浆和PAA绝缘膜通过丝网模版印制在聚氯乙烯基板上,制得全固态平面三电极,然后用氧化石墨烯-纳米镍粒子修饰;其中纳米银浆覆盖平面三电极的所有电极位置及触角位置,纳米银-氯化银浆印制在逗号形的参比电极的位置,纳米碳浆印制在圆形工作电极、弯月形对电极和三个电极的触脚的位置,PAA绝缘膜覆盖在最上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氧化石墨烯-纳米镍粒子修饰平面电极的POCT式COD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用氧化石墨烯-纳米镍粒子修饰平面三电极的具体步骤为:将印制好的平面三电极分别用乙醇溶液和超纯水淋洗,晾干,取GO-Nafion悬浮液滴于圆形碳电极表面,晾干;以Ni(NO3)2为前驱体,在GO-Nafion表层电还原沉积制备纳米镍粒子;用超纯水淋洗后将电极置于NaOH溶液中,施加循环扫描电压,扫描电压范围0.2~0.6 V,扫描速率0.05 V·s-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氧化石墨烯-纳米镍粒子修饰平面电极的POCT式COD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GO-Nafion悬浮液的浓度为0.4~0.6 mg·mL-1,Ni(NO3)2的浓度为4~6mmol·L-1;电还原沉积制备纳米镍粒子时,用磷酸盐缓冲溶液控制pH为3.8~4.2,还原电位-1V~-1.5 V,还原时长90~120 s。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氧化石墨烯-纳米镍粒子修饰平面电极的POCT式COD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层流通池是结合平面三电极的形状设计其结构,基于3D打印制作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氧化石墨烯-纳米镍粒子修饰平面电极的POCT式COD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得的:
(1)依次将纳米银浆、纳米银-氯化银浆、纳米碳浆和PAA绝缘膜通过丝网模版印制在聚氯乙烯基板上,制得全固态平面三电极;
(2)用氧化石墨烯-纳米镍粒子修饰平面三电极;
(3)结合平面三电极的形状,设计薄层流通池的结构并由3D打印制作。
7.权利要求1-6任意一条权利要求所述的基于氧化石墨烯-纳米镍粒子修饰平面电极的POCT式COD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平面三电极插入薄层流通池后,连接电化学工作站,用微型蠕动泵驱动待测液流经电极表面,使待测液与电极表面的接触状态保持恒定,且持续处于原始的最高浓度,完成检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氧化石墨烯-纳米镍粒子修饰平面电极的POCT式COD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将修饰后的平面电极插入薄层流通池中,以NaOH溶液为支持电解液,甘氨酸为基准物质,连接电化学工作站,采用计时电流法测定COD;设置氧化电位,检测时长和微型蠕动泵流速;当薄层流通池中充满NaOH电解液时开始检测,计时达30 s时,向装有20 mL NaOH支持电解液的烧杯中加入定量甘氨酸标准液并用磁力搅拌使其均匀,以微型蠕动泵驱使混合液缓慢流经电极表面实现COD的测定,记录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氧化石墨烯-纳米镍粒子修饰平面电极的POCT式COD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氧化电位为0.4~0.5 V,检测时长140~160 s,微型蠕动泵流速1~1.5 mL·min-1;所述NaOH溶液的浓度为0.4~0.6 mol·L-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403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