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储能列车充电站的能源互联网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203929.2 | 申请日: | 2018-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7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 发明(设计)人: | 许峻峰;段义隆;郑泽东;罗文广;黄子昊;张志学;李红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7/35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 地址: | 412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储能 列车 充电站 能源互联网系统 低压直流电源 发电资源 能源 路由器 风电 充电 供电系统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 低压直流母线 高压直流母线 路由器控制 路由器连接 电能流向 负荷波动 电网 平滑 光伏 减小 太阳能 潮流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储能列车充电站的能源互联网系统,包括:能源路由器,所述能源路由器连接有:用于供储能列车充电的高压直流母线、用于连接低压直流电源的低压直流母线;所述能源路由器控制所述低压直流电源的电能流向所述储能列车。本发明能够减少储能列车对电网的冲击,同时又能充分利用风电,太阳能等发电资源,该系统将风电、光伏等发电资源接入储能列车充电站的供电系统,利用能源路由器对潮流实精确控制,一方面平滑了储能列车充电时的负荷波动,减小了对电网的冲击,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了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节省了电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储能列车充电站的能源互联网系统。
背景技术
储能列车是一种专用于牵引的储能轨道交通车辆,该列车使用车载的储能装置进行供电,能够为其他无法从供电线获得电力的列车提供动力,将它们牵引出失电区域。在中西部一些包含隧道的线路中,由于隧道内无法安装供电线路,因此过隧道的时候必须使用内燃机车或储能列车进行临时牵引。内燃机车会排出二氧化碳和有毒气体,不仅对环境有害,在长隧道中运行还会对人产生危害,而储能列车使用电力驱动,安全环保。同时,由于牵引相同重量的列车,柴油的成本要远大于电力成本。因此无论从环保性还是经济性方面评估,储能列车都具有绝对优势。
由于这类储能列车工作时间长,负荷重,且工作次数频繁,因此其充电时需要高压大电流的快充模式才能符合其工作特性,但中西部电网往往比较脆弱,很难承担如此大的负荷冲击。另外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充电站距离铁路过远,或处于多个隧道的中间,会出现储能列车充电站无法与供电电网连接的情况。这些问题限制了储能列车的广泛使用。
从另一方面看,中西部有丰富的风力资源和太阳能资源,但由于输电线路容量的不足和这些可再生资源的不可控性,他们无法被远距离传输使用,而所在地也没有足够的负荷进行消纳,出现弃风弃光(电能无法被使用造成风力和光伏发电机不能满负荷发电,造成能源浪费)等现象,能源被白白浪费掉。
因此,如何提出一种供电、充电方案,减少储能列车对电网的冲击,同时又能充分利用风电,太阳能等发电资源,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储能列车充电站的能源互联网系统,减少储能列车对电网的冲击,同时又能充分利用风电,太阳能等发电资源。其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储能列车充电站的能源互联网系统,包括:能源路由器,所述能源路由器连接有:用于供储能列车充电的高压直流母线、用于连接低压直流电源的低压直流母线;
所述能源路由器控制所述低压直流电源的电能流向所述储能列车。
优选地,所述能源路由器,包括:高压电力电子变换器,高频变压器和低压电力电子变换器。
优选地,所述能源路由器,还连接有:交流母线;
所述交流母线用于向所述储能列车充电站供电。
优选地,所述交流母线还用于,连接交流供电系统。
优选地,所述低压直流电源,包括:光伏直流子系统和/或风电直流子系统。
优选地,所述能源路由器设有备用能源路由器。
优选地,所述能源路由器,还与电网售电平台通信连接。
优选地,所述能源路由器,还与铁路监控和调度系统通信连接。
优选地,所述能源路由器,还连接有:电网;
所述电网用于当所述低压直流电源的电能不足以向所述储能列车充电时,在所述能源路由器的控制下向所述储能列车充电。
优选地,所述能源路由器,还用于控制所述储能列车向电网输出电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39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