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电电流控制方法及装置、电池管理系统、运载工具、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203597.8 | 申请日: | 2018-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78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汉坤律师事务所 11602 | 代理人: | 魏小薇;吴丽丽 |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电流 控制 方法 装置 电池 管理 系统 运载 工具 设备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充电电流控制方法及装置、电池管理系统、运载工具、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充电电流控制方法包括:在电池充电过程中,根据电池允许充电电流和所述电池所在电路中的放电器件的开闭状态,确定第一充电电流;在通过所述第一充电电流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的过程中,获取所述电池所在电路中的电池回路电流;计算所述电池回路电流和所述电池允许充电电流之间的差异电流;根据所述差异电流,将所述第一充电电流调整为第二充电电流。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控制充电电流,降低充电电流不合适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电流控制方法及装置、电池管理系统、运载工具、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充电性能较差,允许的充电电流较低,若此时按照超出电池允许的充电电流进行充电,则很容易引发电池析锂,影响电池的正常性能。然而,现有的充电设备无法对实际输出的电流进行精确控制,这就造成电池在低温环境下易因实际充电电流高于允许的充电电流而产生析锂,影响电池的性能。
再者,在电池充电过程中,电池所在电路中有负载处于工作状态,很可能造成电池充电过程中还在放电,如果放电电流大于电池的充电电流,则会造成电池过放,影响电池的正常性能。进一步来说,电路中的负载可随时发生开启或关闭的情况,放电电流也就随负载的增加和减少而波动,由于充电设备输出的电流被负载占用,且负载占用的电流,也就是放电电流还是波动的,这就造成电池的实际充电电流也随之波动,影响电池的充电情况,进而因不当充电而影响电池的性能。
因此,如何在电池充电过程中保护电池性能不受损伤,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电流控制方法及装置、电池管理系统、运载工具、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电池充电过程中电池性能易受到损伤的技术问题,能够有效控制充电电流,降低充电电流不合适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电流控制方法,包括:在电池充电过程中,根据电池允许充电电流和所述电池所在电路中的放电器件的开闭状态,确定第一充电电流;在通过所述第一充电电流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的过程中,获取所述电池所在电路中的电池回路电流;计算所述电池回路电流和所述电池允许充电电流之间的差异电流;根据所述差异电流,将所述第一充电电流调整为第二充电电流。
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根据电池允许充电电流和所述电池所在电路中的放电器件的开闭状态,确定第一充电电流的步骤,包括:检测所述电路中的放电器件的开闭状态;当检测结果为所述电路中的放电器件均处于断路状态时,将所述电池允许充电电流确定为所述第一充电电流;当检测结果为所述电路中的若干个放电器件处于通路状态时,将所述若干个放电器件的消耗电流和所述电池允许充电电流的和确定为所述第一充电电流。
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可选地,在所述根据所述差异电流,将所述第一充电电流调整为第二充电电流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检测所述电路中的放电器件的开闭状态;所述根据所述差异电流,将所述第一充电电流调整为第二充电电流的步骤,包括:当检测结果为所述电路中的放电器件均处于断路状态时,将所述第一充电电流和所述差异电流的和设置为所述第二充电电流;当检测结果为所述电路中的若干个放电器件处于通路状态时,将所述若干个放电器件的消耗电流、所述第一充电电流和所述差异电流的和确定为所述第二充电电流。
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若干个放电器件的消耗电流为所述若干个放电器件的额定电流或实时工作电流。
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放电器件为电芯加热器。
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放电器件包括电芯加热器和负载。
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获取所述电池所在电路中的电池回路电流的步骤,包括:每隔预定时间间隔获取所述电池所在电路中的电池回路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35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