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矿巷道用喷射混凝土改性剂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03207.7 | 申请日: | 201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39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波;祝瑜;温海锋;张高杰;管学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4/38 | 分类号: | C04B24/38;C04B20/04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宋巧兰 |
地址: | 454003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巷道 喷射 混凝土 改性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矿巷道用喷射混凝土改性剂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在偏高岭土自然冷却过程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利用其热量激发两组分之间的反应,在偏高岭土表面形成粘接性化合物,制备出同时具有增强和增加粘接作用的煤矿巷道用喷射混凝土改性剂。该制备方法不仅有效利用了偏高岭土冷却过程中的热量,同时制备出具有增强和增加粘接作用的煤矿巷道用喷射混凝土改性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射混凝土改性剂制备方法,特别是煤矿巷道用喷射混凝土改性剂制备方法,属于矿业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目前每年煤炭开采量在50亿吨以上,在煤炭开采过程中需要掘进大量巷道,用来运输煤炭和材料、通风、行人等,每年巷道掘进达到1000公里以上,这些巷道通常都需要喷射混凝土进行表面封闭,尤其是在煤巷中,喷射混凝土同时需要达到封闭煤中瓦斯外溢的作用。煤矿巷道喷射混凝土通常包括水泥、石子、砂子、改性剂等组分,其中改性剂通常为速凝剂、偏高岭土、硅灰、减水剂等,这些改性剂每种只能起到单一改性作用。其中偏高岭土制备工艺通常是将高岭土矿石粉磨,在600℃~800℃煅烧,然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获得,其工艺路线如图1所示。
由于偏高岭石煅烧温度较高,在自然冷却过程中造成大量热量浪费,本发明人研究发现,可以在偏高岭土自然冷却过程中加入具有粘接作用的组分,利用其热量激发组分反应,制备出同时具有增强和增加粘接作用的煤矿巷道用喷射混凝土改性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利用偏高岭土煅烧后冷却过程中的热量激发羧甲基纤维素与聚乙烯醇反应,同时利用水分蒸发快速冷却偏高岭土,形成一种同时具有增强和增加粘接作用的煤矿巷道用喷射混凝土改性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煤矿巷道用喷射混凝土改性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将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水搅拌成混合溶液;
S102:将高岭石矿石通过粉磨机破碎粉磨,在窑炉中加热到600℃~800℃煅烧,保温1~3小时,制备出处于高温状态下的偏高岭土;
S103:将S102中高温状态的偏高岭土装入搅拌设备中,在搅拌条件下通过喷雾设备将S101制备的混合溶液喷洒到高温状态的偏高岭土中,冷却到室温即得到具有增强和增加粘接作用的煤矿巷道用喷射混凝土改性剂。
进一步,S101中混合溶液中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水的质量比为1:0.5~1:20。
进一步,S101中聚乙烯醇聚合度为500~1800,此聚合度范围的聚乙烯醇具有与羧甲基纤维素良好的混溶性,并能与羧甲基纤维素发生缩合反应,形成良好粘接性的物质。
进一步,S102中高岭石矿石粉磨后为100~300目。
进一步,S103中混合溶液与高温状态的偏高岭土的重量比为1:5~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改进之处在于:本发明的煤矿巷道用喷射混凝土改性剂制备方法中,羧甲基纤维素与聚乙烯醇分别吸附在偏高岭土表面,同时在高温状态的偏高岭土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了具有粘接性的化合物,这是不经过大量研究和创造性思考无法设计出来的工艺方法。
本发明制备方法利用了偏高岭土煅烧冷却过程中的热量激发羧甲基纤维素与聚乙烯醇反应形成具有粘接作用的改性剂,同时水分蒸发加速偏高岭土冷却。该制备方法不仅有效利用了偏高岭土冷却过程中的热量,同时制备出具有增强和增加粘接作用的煤矿巷道用喷射混凝土改性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偏高岭土制备工艺流程图;
图2为煤矿巷道用喷射混凝土改性剂制备工艺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32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