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太阳能海水淡化和水净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02848.0 | 申请日: | 201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2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吴良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良柏 |
主分类号: | C02F1/14 | 分类号: | C02F1/14;C02F1/06;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34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水淡化 水净化系统 蓄热系统 水净化 大规模海水淡化 高效太阳能集热 辅助能源装置 海水淡化系统 海水淡化装置 合理高效利用 优化系统设计 高效太阳能 水净化装置 太阳能资源 外保温系统 新型太阳能 产水效率 地源热泵 辅助装置 化石能源 集热系统 净化系统 太阳光照 太阳能水 透光系统 空气源 海洋资源 阀门 土地资源 海水 淡化 水源 污水 净化 补充 申请 环保 建设 | ||
本发明申请涉及海水淡化和水净化系统,特别涉及新型高效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和太阳能水净化系统,包括:外保温系统、透光系统、集热系统、蓄热系统、海水淡化装置(水净化装置)、辅助装置(主要包括辅助能源装置、阀门、泵等)等。通过优化系统设计,建设高效太阳能集热系统和蓄热系统,直接或间接淡化海水或净化污水,在太阳光照不足时,以空气源、水源、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或化石能源进行补充。该系统合理高效利用太阳能资源、土地资源和海洋资源,提高了海水淡化和水净化的产水效率,提升了海水淡化和水净化系统可靠性,为大规模海水淡化和水净化提供了一条高效、绿色、环保的路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申请涉及海水淡化和水净化系统,特别涉及新型高效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和太阳能水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水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是不可替代的宝贵的基础自然资源。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全球性危机,采用海水淡化技术增加淡水供应,成为世界各国解决水危机的一种重要途径。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水资源不足24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5%左右,被联合国列为最贫水国家之一。我国海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均淡水资源量低,但生产生活耗水量大,水资源紧张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海岛用水问题是制约海岛开发利用的短板。近年来,我国内陆水质不断改善,但区域性水污染矛盾仍较为突出,2016年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达765亿吨,在所评价的水质中,劣V类水河流占9.8%,劣V类湖泊占17.8%,劣V类水库占3.2%,需要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提升水质。
目前,海水淡化主要有两类,即从海水中取出淡水或去除海水中的盐分,具体方法有蒸馏法、冷冻法、水合物法、萃取法、反渗透法、电渗析法等,较为常用的是蒸馏法、反渗透法和电渗析法,但海水淡化主要方法都存在初投资大、运行成本(主要是能源成本或渗透膜成本)高等问题,导致海水淡化未能大规模推广应用。而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且清洁环保,成为破解海水淡化能源资源瓶颈的重要途径,利用太阳能进行海水淡化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太阳能集热系统效率低,制约了太阳能海水淡化的发展。因此,设计合理高效的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和水净化系统,对推进太阳能海水淡化和水净化产业发展,缓解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局面,推进清洁安全供水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我国陆地表面每年接受的太阳辐射能约50万亿吉焦,折合1.7万亿吨标准煤,约相当于2017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380倍,而我国太阳能开发利用量约1亿吨标准煤,还有很大开发利用空间。
目前,国内外对太阳能海水淡化开展了大量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主要是:设计理念需要进一步提升,现有太阳能集热系统效率偏低,太阳能集热管(板)、蓄热系统和管道等与室外空气直接接触,热量损失大,太阳能集热管(板)难以抵御冰雹和风沙的影响,容易损坏,需要不定期维修更换;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整体能量利用效率低,受天气和季节影响大,系统运行成本高、投资回收周期长,影响了太阳能海水淡化和水净化系统的大规模推广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新型太阳能海水淡化和水净化系统,合理高效利用太阳能资源、土地资源和海洋资源,以解决目前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低、受天气和季节影响大、系统可靠性较低、辅助系统装置多、投资大产出小等问题,实现海水淡化高效、绿色、经济可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良柏,未经吴良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28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