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耕机安全联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02109.1 | 申请日: | 201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0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李进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雄飞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3/36 | 分类号: | F16H63/36;F16H57/023 |
代理公司: | 玉林市振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45109 | 代理人: | 邱振泉 |
地址: | 5375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耕 双联齿轮 主动齿轮 倒挡主动齿轮 从动齿轮 安全联锁装置 倒挡从动齿轮 滑动 微耕机 倒挡 常啮合齿轮 安装方便 机器安全 技术要求 轴向固定 倒挡轴 花键轴 上回转 花键 键轴 上轴 轴花 轴轴 转动 制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耕机安全联锁装置,特征是倒挡主动齿轮、倒挡从动齿轮是双联齿轮,在倒挡轴径向上回转,轴向固定,倒挡主动齿轮、Ⅰ轴Ⅰ挡/倒挡从动齿轮是一对常啮合齿轮,Ⅰ轴是花键轴,Ⅱ挡Ⅲ挡第一主动齿轮、Ⅱ挡Ⅲ挡第二主动齿轮是双联齿轮,在Ⅰ轴是花键上轴向滑动,分别挂Ⅰ挡、Ⅱ挡和/或Ⅲ挡,Ⅰ轴Ⅰ挡/倒挡主动齿轮、Ⅰ轴旋耕主动齿轮是Ⅰ挡/倒挡/旋耕双联齿轮,在Ⅰ轴花键轴向滑动,实现Ⅰ挡、倒挡和旋耕,Ⅱ挡Ⅲ挡第一从动齿轮、Ⅱ挡Ⅲ挡第二从动齿轮安装在Ⅱ轴,在Ⅱ轴轴上转动,Ⅱ轴旋耕主动齿轮、Ⅱ轴旋耕从动齿轮是双联齿轮。具有设计新颖,结构紧凑,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安装方便,制造容易,满足机器安全技术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领域,特别是一种微耕机安全联锁装置。
背景技术
小型农业机械化,尤其是手扶拖拉机和微型耕作机由于操作人员是跟在机器后面走,当机器挂上倒挡时,旋转的旋耕刀对操作人员会造成极大的危险,所以该类机器必须有倒挡和旋耕的安全联锁装置,以确保操作者的人身安全,联锁装置方式功能是:挂倒挡时旋耕自动跳到空挡;挂上旋耕时,不会是倒挡。现有的方案中有的采用在变速箱外面用行走变速杆与旋耕挂挡杆来联锁,也有的机器采用将倒挡的控制杆单独设立,机器需要后退时,挂上倒挡,需要停止后退或者发现有危险需要停止后退时,只要操作者放开倒挡杆,机器立刻停止后进。对比文件1,申请号:CN201210242720,发明名称:一种微耕机变速机构,包括有主动轴,从动轴、倒档轴、拨叉轴和输出轴,主动轴上设有皮带从动轮和可沿主动轴轴向移动的主动三联齿轮,从动轴上设有可沿其轴向移动的离合齿轮、与其转动配合的从动三联齿以及固定在从动轴上的从动轴输出齿轮,倒档轴上设有倒挡齿轮,拨叉轴上设有换档拨叉,输出轴上设有与从动轴输出齿轮常啮合的驱动齿轮;主动三联齿轮上设有与换挡拨叉相配合的滑槽,该主动三联齿轮在换挡拨叉的作用下与从动三联齿轮单一对应啮合,从动轴三联齿轮侧面设有可与离合齿轮卡接成整体的卡槽。对比文件2,申请号:CN202232038U,发明名称:多功能前旋后驱的齿轮传动耕田机,包括机架、柴油机、扶手架、滚田轮和旋耕刀,所述的柴油机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机架的一侧安装有扶手架,在所述机架下端的前后部分别安装有耕具和滚田轮,所述的柴油机的传动机构分别通过变速箱内的第一齿轮传动机构和旋耕箱内的第二齿轮传动机构驱动滚田轮和耕具。对比文件3,申请号:CN201120178898,发明名称:一种耕田机内的传动装置,包括引擎、传动箱和扶手固定座,所述的引擎上连接有小皮带轮,小皮带轮通过前进皮带和倒挡皮带连接有大皮带轮,前进皮带上装有前进挡张紧轮,倒挡皮带上装有倒挡皮带轮,大皮带轮通过蜗杆连接传动箱;所述的蜗杆通过蜗轮连接输出轴;所述的前进挡张紧轮通过前进挡张进臂固定在扶手固定座上;所述的引擎上安装有皮带护罩板、拉线板和倒挡座板。对比文件公开的技术方案和技术特征与本案不相同,也不相近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原有的Ⅰ挡/倒挡齿轮和旁边的一个旋耕主动齿轮整合,使之成为一个双联齿轮,这个齿轮布置在适当的位置上。见附图,这样布置就可以实现挂上倒挡时,旋耕一定是空挡;挂上旋耕时,倒挡一定跳空。联锁装置设计在变速箱内部,从源头上解决倒挡与旋耕的联锁问题。其作用可靠,加工制造容易,无须增加任何零件,操作简单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雄飞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西雄飞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21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动力传递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组合垫圈、其制造模具及其制造方法